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齐学士知荆南》
《送齐学士知荆南》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川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赑屃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祀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0)
注释
汉家:指汉朝。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治才:治理才能。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泛指。
山川:山水。
气象:景象,气势。
旗旆:旗帜。
逶迤:蜿蜒曲折。
蟠:盘绕。
梦泽:古代湖泊,如云梦泽。
楼船:大型战舰或豪华船只。
赑屃:传说中的龙形动物,常用于装饰。
压:压制,这里是形容楼船的壮观。
江涛:江上的波涛。
宣武:古代将领的封号。
遗爱:遗留的恩惠和爱戴。
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以贤能著称。
奏计:向朝廷呈报政绩。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赐金褒:给予金银等物质奖励以表彰。
翻译
汉朝的太守才能出众,楚国的山水气势非凡。
旗帜飘扬在广阔的梦泽上,楼船威武地压过江面的波涛。
谁还能记得那显赫的名号,像宣武那样?遗留的仁爱还应祭祀叔敖。
何必苦苦等待三年考核,朝廷的奖赏早晚都会赐下黄金以示赞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家太守的高超治理才能和他对楚国山川的深厚情感。"旗旆逶迤蟠梦泽"写出了军队在江面上行进时的壮观景象,展示了太守的威武与力量;"楼船赑屃压江涛"则形象地描绘了大型战舰在激流中破浪前进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和不可阻挡的气势。

诗中的"雄名谁复知宣武"表达了对太守英雄事迹的赞颂,而"遗爱犹应祀叔敖"则透露出人们对于这位太守深厚情感的怀念。最后两句"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表明了皇帝对太守才能的高度认可和赏识,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便给予了极高的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汉家太守治理才华和个人英勇形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对这位太守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的赞美。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寄赠华阳洞隐者

一自玄洲守法庐,研泉分得涧循除。

钓头石记修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灶晚温松节酒,茶瓯春点鞠苗菹。

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0)

郭天锡云山

飞墨来从海岳庵,春风吹雨满江南。

青山肯被云遮尽,时耸尖奇一两簪。

(0)

伏生授经图

老无牙齿语音讹,断简残编缺字多。

不赖闺中贤弱息,帝王典则竟消磨。

(0)

肥、瘦二马·其二

百战才馀骨与毛,枯株倚着费抓搔。

何人终惠还刍秣?拂拭风鬉气尚豪。

(0)

石湖十二咏·其七治平寺

云坞蕴招提,开窗面湖渚。

时发钟磬音,惊散沙鸥侣。

(0)

送萧万户西归

将军旗鼓镇西州,六诏猖狂一战收。

馀墨朝犹磨楯鼻,重环夜已附刀头。

归朝却献王褒颂,去国惟存季子裘。

醉里相逢歌按剑,沧江斜日水悠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