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水停桡几问津,扁舟曾忆此中身。
村醪邻火空孤客,帝子秋风欲傍人。
猛士不来台阒寂,龙蛇犹见汉嶙峋。
沧江未即南垂钓,飞羽年年报虏尘。
沛水停桡几问津,扁舟曾忆此中身。
村醪邻火空孤客,帝子秋风欲傍人。
猛士不来台阒寂,龙蛇犹见汉嶙峋。
沧江未即南垂钓,飞羽年年报虏尘。
这首《过沛有感》由明代诗人陈道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首联“沛水停桡几问津,扁舟曾忆此中身”,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沛水之上,心中回想起过往的岁月,仿佛自己也曾置身于此,体验着历史的波澜壮阔。这里运用了“停桡”、“问津”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寻与思考。
颔联“村醪邻火空孤客,帝子秋风欲傍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独自品尝着乡村的酒,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孤独。同时,他似乎感受到了帝王之子在秋风中的孤独与渴望,这种孤独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普遍心境。通过“空”字,强调了这种孤独感的深刻与无奈。
颈联“猛士不来台阒寂,龙蛇犹见汉嶙峋”,将视角转向历史遗迹。这里的“猛士”象征着英勇的战士,“台”指台城,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诗人感叹猛士不再,台城寂静,但历史的痕迹——“龙蛇”(可能暗指历史的曲折与复杂)依然可见,汉朝的雄伟依然在山石间显现。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怀念。
尾联“沧江未即南垂钓,飞羽年年报虏尘”,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并未急于南下垂钓,而是期待着“飞羽”(可能指信使或报信的鸟)每年都能带来报捷的消息,暗示他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期待。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又寄托了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
整体而言,《过沛有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抒情诗。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淹罗巾。
庆生辰。
庆生辰是百千春。
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
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
感皇恩。
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
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
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
祷仙真。
愿年年今日、喜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