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青楼去,如迷洞府深。
妓歌千调曲,客杂五方音。
藕白玲珑玉,柑黄磊落金。
酣歌恣萧散,无复越中吟。
夜上青楼去,如迷洞府深。
妓歌千调曲,客杂五方音。
藕白玲珑玉,柑黄磊落金。
酣歌恣萧散,无复越中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宴饮的画面。"夜上青楼去,如迷洞府深",通过对比青楼与深邃的洞府,展现了楼阁的高大和空间的幽深,给人一种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妓歌千调曲,客杂五方音",则描写了酒楼中的热闹景象。"妓歌"指的是侍女或艺妓的歌声,而"千调曲"形容其多变和繁复;"客杂五方音"则表明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声音,显示了酒楼作为社会交汇地的多元文化特征。
接下来的两句"藕白玲珑玉,柑黄磊落金",通过对比美丽的珠玉和散落的黄金,形容了宴会上的奢华与繁盛。这里的"藕白"可能指的是玉器的洁白无瑕,而"柑黄"则是金子的光泽。
最后两句"酣歌恣萧散,无复越中吟",表达了宴会上人们饮酒作乐、放松自我的氛围。"酣歌"意味着醉意朦胧中的歌唱,而"恣萧散"则形容这种歌声的随性和自由;"无复越中吟"则是说在这样忘我的环境中,已经没有人再去追求那高雅的、中正之美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场夜晚宴会的热闹与奢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常规、忘我忘物的生活态度。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
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
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
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
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
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
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莫负黄花九日期,人生穷达可无时。
十年且就三都赋,万户终轻千首诗。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君看六月河无水,万斛龙骧到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