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去国老蒙召,今岁始见家园春。
双燕初来即宾客,群莺相逢如故人。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
多惭吾党共醒醉,收得泽边憔悴身。
十年去国老蒙召,今岁始见家园春。
双燕初来即宾客,群莺相逢如故人。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
多惭吾党共醒醉,收得泽边憔悴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久离乡的游子回归故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园春色的深切感受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其中,“十年去国老蒙召”一句,透露出作者长期漂泊于外的孤独与苍茫,而“今岁始见家园春”则是对久违的家乡春色的一种喜悦和向往。
“双燕初来即宾客,群莺相逢如故人”这两句诗,通过燕子的归来和花朵间的交错,传递了一种亲切与温暖之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欣赏,以及这种生命力给予他内心的慰藉。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则是对家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丰富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情赞美。这里,“蒙茸草树”表现出大地回春后的生机勃勃,而“碎璅鲑菜供盘珍”则是对家乡食物的珍视,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多惭吾党共醒醉,收得泽边憔悴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放纵与沉迷酒色的自责之情,以及在归来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曾经颓废状态的一种反省和警觉。这里的“吾党”暗示了一种集体记忆,而“共醒醉”则是对往昔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情的家园之恋,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写实,传达了一种归属感和自我反省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