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其二》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二妙贪名刹,迎秋选胜游。

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

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

凝眸千里外,天地一虚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秋天时节,选择佳地游览的情景。他们徜徉于万流汇聚的赤海之畔,一柱高耸的岛屿仿佛连接着遥远的瀛洲。诗人以“玉露”与“金轮”象征自然界的美好与辉煌,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站在高处,凝视远方,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于天地之间的孤舟,既展现了个人的渺小,也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等,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千里外”的凝眸与“天地一虚舟”的自喻,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浩瀚与个人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谦卑与渺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0)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二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0)

赠孙莘老七绝·其七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0)

新渠诗·其二

新渠之田,在渠左右。渠来奕奕,如赴如凑。

如云斯积,如屋斯溜。嗟唐之人,始识粳稌。

(0)

送任师中任清江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閒。

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0)

送邢刍父赴漕试盖予以牒逊之

长江我之愁,倒岳推不去。

琴瑟有凄怨,居室等行路。

十三出从师,三十兹无成。

向来为何事,投老悲秋萤。

堂堂文翰场,攘臂君甚武。

丈夫贵高谊,我得宁在汝。

达官总遗恨,所乐才妻儿。

君堂有夫人,禄养当以时。

吴山青入天,江水流到海。

才难叹先圣,战伐偶今代。

四序看迭移,南薰已西风。

天命不可为,往哉及其锋。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