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贪名刹,迎秋选胜游。
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
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
凝眸千里外,天地一虚舟。
二妙贪名刹,迎秋选胜游。
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
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
凝眸千里外,天地一虚舟。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秋天时节,选择佳地游览的情景。他们徜徉于万流汇聚的赤海之畔,一柱高耸的岛屿仿佛连接着遥远的瀛洲。诗人以“玉露”与“金轮”象征自然界的美好与辉煌,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站在高处,凝视远方,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于天地之间的孤舟,既展现了个人的渺小,也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等,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千里外”的凝眸与“天地一虚舟”的自喻,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浩瀚与个人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谦卑与渺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閒。
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长江我之愁,倒岳推不去。
琴瑟有凄怨,居室等行路。
十三出从师,三十兹无成。
向来为何事,投老悲秋萤。
堂堂文翰场,攘臂君甚武。
丈夫贵高谊,我得宁在汝。
达官总遗恨,所乐才妻儿。
君堂有夫人,禄养当以时。
吴山青入天,江水流到海。
才难叹先圣,战伐偶今代。
四序看迭移,南薰已西风。
天命不可为,往哉及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