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台辨朔,泽宫练辰。洁火夕照,明水朝陈。
六瑚贲室,八羽华庭。昭事先圣,怀濡上灵。
肆夏戒敬,升歌发德。永固鸿基,以绥万国。
雍台辨朔,泽宫练辰。洁火夕照,明水朝陈。
六瑚贲室,八羽华庭。昭事先圣,怀濡上灵。
肆夏戒敬,升歌发德。永固鸿基,以绥万国。
这首《宋明堂歌九首(其二)登歌》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庄所作,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诗歌通过描绘一系列祭祀活动的场景,传达了对先圣的崇敬和对上天神灵的虔诚。
首先,“雍台辨朔,泽宫练辰”两句,描述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祭祀,通过辨识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正确的祭日,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遵循。
接着,“洁火夕照,明水朝陈”则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仪式的清洁与仪式感。夕阳下的洁净火焰与清晨陈列的清澈水源,不仅象征着纯洁与光明,也预示着仪式的神圣与庄重。
“六瑚贲室,八羽华庭”中的“六瑚”和“八羽”分别代表了古代祭祀中使用的器物和装饰,它们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仪式的华丽,也体现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与崇拜。
“昭事先圣,怀濡上灵”表达了对先祖和上天神灵的追思与怀念,通过祭祀活动,人们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佑与指引。
最后,“肆夏戒敬,升歌发德”点明了祭祀过程中的礼仪与道德,通过严肃的仪式和赞美的歌声,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内心的美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精髓,以及人们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心。
良玉不易求,跻险昆崙上。
明珠谅难采,杳渺没瀛浪。
何如探大道,廓若天旷荡。
驱车行弗息,圣域将可望。
人生孰不学,此心在无放。
神明湛中存,妙用能曲畅。
苟昧精一切,利欲纷作恙。
灵台日已芜,出入迷所向。
水荐体习坎,雷行法无妄。
德业一以成,吾中胡不广。
嗟哉媚学子,此道当勉强。
为山或自亏,白首徒悲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