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清漪退问安,飒然冬景又堪观。
山烘日色淡而暖,泉带冰声响且寒。
倚槛晷方长牖朗,进舟川未冻波宽。
往来都为祝釐典,一再钦筹意倍欢。
小憩清漪退问安,飒然冬景又堪观。
山烘日色淡而暖,泉带冰声响且寒。
倚槛晷方长牖朗,进舟川未冻波宽。
往来都为祝釐典,一再钦筹意倍欢。
此诗描绘了冬日万寿山清漪园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首句“小憩清漪退问安”点明了地点与情境,诗人于清漪园中稍作休息,内心平静。接着,“飒然冬景又堪观”一句,既表达了对冬日景色的赞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欣赏。
“山烘日色淡而暖,泉带冰声响且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上的阳光与泉水的冰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通过“淡而暖”和“响且寒”这样的形容词,生动地描绘出冬日阳光柔和温暖,泉水在冰面上发出清脆声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倚槛晷方长牖朗,进舟川未冻波宽”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倚靠栏杆,感受到时间的缓缓流逝,窗户明亮,映照出外界的宁静。乘舟于未完全冻结的河川上,波浪宽阔,似乎预示着未来的广阔与可能。
最后,“往来都为祝釐典,一再钦筹意倍欢”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情感。无论是日常的往来还是特定的仪式(祝釐典),都让诗人感到喜悦与满足,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也反映了其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以及对传统文化与仪式的尊重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