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工夫,只一味、存虚抱素。
会殊途同归,一致百虑。
紫极宫中元气息,调我鼎内三花聚。
问安炉、立鼎事如何,乾金铸。缚金乌,获玉兔。
捉将来,封土釜。这火候抽添,更须防护。
至宝圆成明出入,法身形兆无来去。
便潜身、直谒太清宫,神常住。
日用工夫,只一味、存虚抱素。
会殊途同归,一致百虑。
紫极宫中元气息,调我鼎内三花聚。
问安炉、立鼎事如何,乾金铸。缚金乌,获玉兔。
捉将来,封土釜。这火候抽添,更须防护。
至宝圆成明出入,法身形兆无来去。
便潜身、直谒太清宫,神常住。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满江红·赠虚庵》是一首表达修炼内丹、追求道家修养的词作。词中以炼丹为喻,阐述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专注于内心清净(存虚抱素),尽管途径各异(殊途同归),但目标一致(一致百虑)。"紫极宫中元气息"象征着宇宙的原始能量,修炼者试图将这种能量引入自己的修炼(调我鼎内三花聚),通过调整火候(乾金铸)来炼化金乌(阳气)和玉兔(阴气),达到内外合一。
"缚金乌,获玉兔"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阴阳调和,"捉将来,封土釜"则表示对这些能量的掌控和封存。接下来,词人强调炼丹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把握火候(火候抽添,更须防护),以求得至宝的圆满成就(至宝圆成明出入),并确保法身的无形无迹(身形兆无来去)。
最后,词人表达了修炼的终极目标——与太清宫(道教概念,象征天界)直接沟通,使神灵常驻(神常住),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地。整首词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道家修炼理念。
冯夷微怒,被鲛人水府,织成绡縠。
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一溪寒玉。
岸柳烟迷,海棠酒困,赢得春眠足。
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
遥想居士床头,竹渠新雨,溜瓮中春醁。
不惜千钟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
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
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