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谢叠山·其三》
《挽谢叠山·其三》全文
宋 / 汤雷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

汉祖尤封齿,殷臣不事周。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

(0)
注释
千古事:指历史上重要的、长久流传的事情。
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考验或磨砺。
尤封齿:汉高祖刘邦尊重年长者,以齿序封赏。
文相国:指有才德的宰相,如唐朝的文臣宰相。
李潭州:可能是指唐朝诗人李商隐,潭州是他的故乡。
浩荡江:形容江水广阔无垠。
东西万古愁:指江水东西两岸绵延的忧郁情绪,历史悠久。
翻译
感叹着千古流传的事迹,即使千锤百炼也不变软弱。
汉高祖刘邦特别看重年长者,商朝的臣子却不会侍奉周朝。
宁愿跟随像文相国那样的贤人,他真是李潭州那样的人物。
浩渺的江水相连,东西两岸承载着万古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汤雷奋的《挽谢叠山(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索和情感的复杂流转。

“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持久而坚定的记忆和敬意。"百炼不为柔"强调的是即使历经无数次的考验和磨难,这些历史的事物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品质,没有被改变。

“汉祖尤封齿,殷臣不事周。”诗人通过这两句提及了古代的政治变迁,"汉祖"指的是汉朝的始祖刘邦,而"殷臣"则是商朝的臣子。这里所讲述的是历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即汉高祖刘邦对功臣的封赏,以及商朝臣子的忠诚不渝。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这两句中,“宁随”可能是指宁愿去跟随某位历史人物,而"文相国"和"李潭州"则分别指的是唐代的宰相李泌,他曾被贬官至潭州(今湖南长沙)。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浩荡江"可能是指长江或黄河,这些江河如同历史的见证,将东西两岸连接起来,而这“万古愁”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所产生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中国悠久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事件的提及,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怀。

作者介绍

汤雷奋
朝代:宋

汤雷奋,宋遗民。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立秋后一日玉田听雨

昨日高梧减片青,乱山高下雨冥冥。

秋来已觉增愁绪,况复寒声旅夜听。

(0)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其四

风木无端惊客心,皋鱼隐痛对伊深。

飘来湿处疑含泪,盼去空庭失旧阴。

忆接芳蕤徒缱绻,情依乔影费追寻。

羁人不寐愁听汝,中夜蛩音杂雨音。

(0)

教授顺天府·其一

谩道嵇康七不堪,偶因稽古服微官。

宦情莫敌烟霞癖,儒味聊甘苜蓿盘。

一代勋猷归鼎鼐,千秋书策属单寒。

閒开讲席临轩坐,已见熏风长蕙兰。

(0)

送康东侯门人高宏同赴乡试

雨后天高道路清,征车西指趁新晴。

金台骥过风生鬣,桂殿花开月有情。

一榜云龙标杰士,双辉珠玉竞芳名。

南宫再捷应簪笔,莫但随班听漏鸣。

(0)

留京教习

敢云才识出人群,羁滞愁心空自焚。

春色晓瞻天路迥,钟声遥隔帝城闻。

嗣宗谩洒穷途泪,贾谊能传治世文。

家望扶桑归路远,碧霄遮断海东云。

(0)

哭徐五孝廉天柱

百年怀抱竟何成,仓卒羁魂恨未平。

客里一棺凭友葬,边荒八口仗谁生。

义当身任无他诿,泪为家贫暗自倾。

杯酒酹君君有识,九泉应鉴故人情。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