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快人眼,江水绿于苔。
一棹中流去,千山两岸来。
风摇黄叶落,潮捲白沙开。
欲问严陵事,云中望钓台。
桐江快人眼,江水绿于苔。
一棹中流去,千山两岸来。
风摇黄叶落,潮捲白沙开。
欲问严陵事,云中望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桐江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桐江快人眼,江水绿于苔”以“快人眼”三字生动地展现了桐江之美,江水的颜色甚至超过了青苔,可见其绿得深沉而鲜活。接着,“一棹中流去,千山两岸来”两句,通过诗人划船行进的动作,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到江面的动态之中,同时,千山在两岸的背景下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观的景象。
“风摇黄叶落,潮捲白沙开”则进一步描绘了桐江的自然风光。秋风吹过,黄叶纷飞,与江面上的波浪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而潮水卷起白沙,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感和生机。
最后,“欲问严陵事,云中望钓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严光(即严子陵)的敬仰之情。严子陵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曾在此地垂钓,留下了“严陵濑”的美名。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远处的钓台,心中涌起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桐江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