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
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閒。
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
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
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閒。
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
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超脱的生活状态。开篇"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表明诗人虽然身体处于尘世之中,但心灵却已飞扬,追求超凡脱俗的乐趣。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家思想,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淡泊。
接着"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门外的尘埃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俗务,而庭中的日月则代表了自然界的清净与永恒。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内外之间的鲜明对照,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与精神世界的选择。
"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这两句则充满了禅意。潮水随着早晨的梵音(佛教的经文诵读声)起伏,雨水渗透到诗人修行时穿的衣服上,这些自然现象都被赋予了宗教修炼的意味,显示出诗人对于禅定生活的投入和享受。
"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表达了诗人想要带着渔具离开尘世,去追寻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里的“叩关”意味着要跨过某种门槛,而“松阴”则可能是诗人向往的一种自然环境或精神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它不仅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写照。
平生知己真不易,安丘谓新安郡丞曹公。
北去公西适。雪照秦山雁带书,梦魂夜夜高平驿。
忽来赤堇驻旄旌,四月蒲帆惬良觌。
老柏霜皮溜雨寒,馔玉调金晋琼液。
日斜引我展琅函,纸是澄心书铁画。宋镌书。
烟雨娥江大米图,米老《娥江烟雨图》。
松雪萧疏写拳石。赵吴兴《枯木竹石》。
宣和图史绍圣书,开卷古香纷藉藉。
大雅不作吾道卑,公坐楼头俯百尺。
秦青忽奏陇西歌,一声吹裂梅花笛。
人生聚散都晨星,秦越循环总行役。
何年玳瑁更开筵,渭城甬水新都客。
镫前强尽手中杯,夜半寒江山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