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车国验茂才》
《和车国验茂才》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

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

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

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

(0)
鉴赏

这首诗以“和车国验茂才”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林熙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典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与哲理。

首联“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以剑气与龙光象征才华与理想,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与期待的世界。牛斗二星对应三秋之夜的霜,既描绘了季节变换的景象,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颔联“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通过孤凤与双鱼的意象,进一步阐述了才华与情感的表达。孤凤象征着独立不群的文人风骨,其文章五色寓意色彩斑斓、文采飞扬;双鱼与书素则关联着友情与书信,三阳则可能寓指温暖与希望,整体表达了对真挚友谊与美好情感的珍视。

颈联“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以冀北腾驹比喻人才的涌现,渥象征着培养与成长的环境;堂前渺鹊梁则可能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期待与挑战的思考。

尾联“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引用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强调了勤奋与坚持的重要性,最终能够获得成功与认可。同时,以逐臣滞留潇湘的故事,表达了对被贬谪者命运的同情与对公正与机会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友谊、成长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六言三首·其一

表贺赤乌白兔,韦布披襟巨题。

定价堪提鳌岭,逢辰不让龙溪。

(0)

禋霈进封一首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

(0)

和乡侯灯夕六首·其五

街鼓鼕鼕霜月寒,冶游夹道拥如山。

衡门谢客孤吟过,铃阁忧民一念关。

变赤地馀成佛国,望红云处隔仙寰。

华灯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钓湾。

(0)

杂咏一首

晴是羲和喜,阴是嫦娥妒。

暖是青帝来,凉是赤熛去。

灾是旄头出,祥是奎星聚。

雷是阿香嗔,涛是灵胥怒。

(0)

石竺山二十咏·其十

慈悲乳孙叔,恭敬侍小颠。

烦君常警逻,老子□□□。

(0)

六和·其二

范老登科犹别姓,余公应举亦更名。

人心何止矛般险,世道于今砥似平。

到了赭衣同适市,知它白棓欲谁坑。

云端别有冥冥翼,不受虚弦浪箭惊。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