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旃檀四十二臂观音赞》
《旃檀四十二臂观音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汝意有言,枯杌作鬼。我心不生,髑髅则水。

乃知妄觉,一法成二。湛然圆明,百千一耳。

稽首大士,应物而形。随其小大,如谷答声。

千臂执持,千眼观照。以无心故,受用俱妙。

臂如青春,藏于化身。随其枝叶,疏密精神。

唯此瑞相,四十二臂。不越径寸,庄严毕备。

清凉宝月,或慈或威。如欲举足,花轮乘之。

碧螺之间,有佛俨容。如蟭螟虫,巢蚊睫中。

隐于石间,显出蚌蛤。以无碍慈,不择清浊。

我观震旦,种性猛利。由闻思入,甘露灭地。

愿加被我,障尽心开。如观世音,无碍辩才。

我说此偈,万象合掌。何以无碍,敲空作响。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旃檀四十二臂观音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诗的开头“汝意有言,枯杌作鬼。我心不生,髑髅则水。”以枯木和髑髅为喻,表达了对世间虚妄的洞察,以及对内心清净的追求。接下来“乃知妄觉,一法成二。湛然圆明,百千一耳。”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深奥,指出一切现象皆由一法生起,但又显现为千差万别,体现了佛法的圆融与广大。

“稽首大士,应物而形。随其小大,如谷答声。”赞扬了观音菩萨应机施教的能力,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恰当地展现其慈悲与智慧。接着“千臂执持,千眼观照。”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广大神通,能够同时照顾众多众生,洞察一切。

“以无心故,受用俱妙。”强调了观音菩萨的无心状态,使得其行为和体验都达到了极致的美妙。接下来“臂如青春,藏于化身。”以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来比喻观音菩萨的化身,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不越径寸,庄严毕备。”赞美了观音菩萨形象的精巧与完整,即使在极小的空间里也能展现出完美的庄严。最后“清凉宝月,或慈或威。”以宝月象征观音菩萨的慈悲与威严并存,既能给予众生清凉的安慰,也能展现其坚定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广大神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杂感十首·其八

高馆凉风日夕吹,幽襟横绝雍门丝。

蔡洲古岸移青石,杜里新烟改赤墀。

万事只如芳草暮,一生常比落花时。

无聊感慨仍无谓,邻笛何关向子期。

(0)

杂感十首·其四

杨子幽居五世传,幸留残石伴遗编。

院藏弥勒依金好,楼望童初想玉贤。

底事会心常独笑,未能排闷且高眠。

吟轩何以酬枯臆,禁得庐峰一匹泉。

(0)

自吴门登舟武林二首·其二

碧水照多思,舟中余有春。

最怜从岸草,如恋渡江人。

烟态变浓树,歌声覆绿莼。

浮家达者事,亦未自由身。

(0)

读文信公集二首·其一

倾厦谁能一木支,科名虽蚤幸权迟。

两山雅构方投老,万死余身更出师。

罴虎从风奔羽檄,蛟螭挟水逐牙旗。

芦花燕子金陵道,长有啼鹃血翅垂。

(0)

徐日方水亭雨酌

结宇芜烟际,披纱柳浪间。

新莺同客到,微雨絜春还。

呼取隔篱酒,看他何处山。

重来须荡桨,荷叶已斑斑。

(0)

汪长文张成叔北上便道见访

乌皮几净映莓苔,卧病柴扉昼不开。

庭树叶齐花尽落,屋梁尘动燕初回。

黄金散后青山在,三径荒时二仲来。

借问一尊留茂苑,何如并马向燕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