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奈鸟声催,起立荒园傍古槐。
怪底幽寻苦无力,梦中曾上故山来。
春眠不奈鸟声催,起立荒园傍古槐。
怪底幽寻苦无力,梦中曾上故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荒园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梦境交织的意境。
首句“春眠不奈鸟声催”,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鸣叫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诗人。这里的“不奈”二字,既表达了对鸟声的喜爱,又暗示了诗人因鸟声而不得不从梦中醒来的情境。
次句“起立荒园傍古槐”,诗人起身步入荒园,靠近那棵古老的槐树。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行动,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古老事物的尊重和怀念。
第三句“怪底幽寻苦无力”,诗人试图深入探索这荒园的幽静之处,却感到力不从心。这里的“怪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疑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似乎在寻找某种难以言喻的东西。
最后一句“梦中曾上故山来”,诗人恍然意识到,自己在梦中曾经攀登过熟悉的山峰。这句话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羌笛何劳塞北吹,江南何处不寒梅。
千秋寂寂无人看,独树亭亭对客开。
偏为咨嗟惟尔念,是谁移种待君来。
纵留一曲安能唱,恰似朝歌墨子回。
薖也学耐辱,况负三宜休。
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
仙境想方丈,山形怀不周。
如何在眼山,未暇着屐游。
蓊郁明水峰,爽气常不收。
逊公释门老,苦节无匹俦。
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
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
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
从政独何有,未说赐与由。
劝耕遍阡陌,民歌殖田畴。
幽寻到山寺,弭节聊滞留。
众宾各文采,粲粲五楘辀。
赋诗杂流丽,如柳春映沟。
何必打两桨,歌舞催莫愁。
闻风我滋悦,寻胜行且谋。
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