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音信断鸿鳞,梦想云居顶上人。
香饭可能长自饱,也应分济百千身。
十年音信断鸿鳞,梦想云居顶上人。
香饭可能长自饱,也应分济百千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安国所作的《赠云居僧明公五首》中的第五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云居僧明公的深厚敬意与关怀之情。
首句“十年音信断鸿鳞”,以“断鸿鳞”比喻长时间的音讯不通,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云居僧明公之间因时间久远而产生的隔阂感。十年的时光,仿佛让两人的联系变得如同断翅的大雁,难以寻觅踪迹,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怀念。
次句“梦想云居顶上人”,转而表达出诗人对云居僧明公的思念与向往。在梦中,诗人仿佛登上了云居山的山顶,见到了明公,这种梦境既寄托了诗人对明公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明公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后两句“香饭可能长自饱,也应分济百千身”,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明公的崇敬与赞美。诗人想象明公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如“香饭自饱”,更能在精神层面惠及无数众生,展现出明公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伟大情怀。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明公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慈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云居僧明公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由衷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骚人墨客可无诗,正值秋郊刈穫时。
此日三登殊可乐,向来半菽亦堪悲。
家家芋栗儿童喜,处处鸡豚父老期。
负郭有田归去晚,婆娑拙守不劳麾。
屈指西风阅岁华,半年行役苦思家。
綵衣归去亲闱好,画角吹残客梦赊。
病里中秋慵见月,醉中九日强簪花。
朅来又过书云候,节物催人一可嗟。
风雨飘摇绀宇摧,百身古佛尽莓苔。
政须豪士修檀施,定自诸天打供来。
向晚钟鱼犹短气,只今龙象亦生哀。
道人莫惮朱门去,会有清莲一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