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君山。画屏风小障,祠宇碧阴寒。
蕙冷绡帷,椒荒宝殿,香影浓护仙班。
更容与湖波无际,但传闻、环佩下珊珊。
一片灵旗,遥空月下,鸾鹤宵还。
休把九歌低唱,奈荃桡曾系,仍隔虚坛。
瑟怨声希,峰横黛浅。春色疑有无间。
便回望、苍梧云黯,恨当年、龙去未能攀。
留得阑干泪痕,竹上斑斑。
认君山。画屏风小障,祠宇碧阴寒。
蕙冷绡帷,椒荒宝殿,香影浓护仙班。
更容与湖波无际,但传闻、环佩下珊珊。
一片灵旗,遥空月下,鸾鹤宵还。
休把九歌低唱,奈荃桡曾系,仍隔虚坛。
瑟怨声希,峰横黛浅。春色疑有无间。
便回望、苍梧云黯,恨当年、龙去未能攀。
留得阑干泪痕,竹上斑斑。
这首《一萼红·湘夫人祠》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湘夫人祠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哀婉的情感。
开篇“认君山”,点明地点,君山即洞庭湖中的名山,为湘夫人传说中的居所。接下来“画屏风小障,祠宇碧阴寒”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祠宇的环境,碧绿的阴影中透着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蕙冷绡帷,椒荒宝殿,香影浓护仙班”三句,通过蕙草、椒树等自然元素,以及绡帷、宝殿等象征物,进一步渲染了祠宇的神秘与庄严,同时暗示了湘夫人的仙气与超凡脱俗。
“更容与湖波无际,但传闻、环佩下珊珊”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湖面,湖波无垠,仿佛能听到湘夫人环佩轻响的声音,增添了几分梦幻与遥远之感。
“一片灵旗,遥空月下,鸾鹤宵还”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灵旗飘扬、鸾鹤飞翔的画面,既展现了湘夫人的灵性与超凡,也寄托了诗人对她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休把九歌低唱,奈荃桡曾系,仍隔虚坛”四句,借用了楚辞中的“九歌”和“荃桡”等典故,表达了对湘夫人及其传说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无奈。
“瑟怨声希,峰横黛浅。春色疑有无间”几句,通过瑟声的稀疏、山峰的横卧、春色的若有若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最后,“便回望、苍梧云黯,恨当年、龙去未能攀。留得阑干泪痕,竹上斑斑”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湘夫人的怀念与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深深惋惜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湘夫人祠及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湘夫人传说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屏风画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
观者宁分画与非,但怪奇妙非人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无纤遗。
桑田变海松柏死,寒暑不及荣枯期。
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
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师笔墨那形似。
居人幽独最相宜,朴厚远谢雕镂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儿。
阮公青云器,寓意必豪纵。
西临广武寄一笑,英雄纷纷竞如梦。
有时不能平,途穷即长恸。
仕哉咏怀篇,千载共悲讽。
金陵昔为帝王居,气象萧索无复馀。
长江连天水东注,台城彷佛存邱墟。
主人文章谪仙老,感古能无激怀抱。
作亭正得山水胜,登临更值风月好。
宾客满堂丝竹悲,古今风流自一时。
君家夷吾虽有慷慨语,快意未必如君诗。
淮水东流千万年,此亭方与淮共传。
念君归老庙堂上,未负赓歌留北山。
阴风触物生晚劲,积雪经旬戏春令。
气排水国吁可骇,势覆山城力谁竞。
缤纷乍逐飞霰夺,惨淡仰见浮云定。
稍并日夜明相续,欲乱玄黄色交映。
丘陵迤逦增更高,市井喧卑听逾静。
包荒含垢似天德,履素居纯近民性。
可怜佳境浩无极,非有雄辞岂能咏。
匆忆避地歌其雱,携手驱车及宽政。
迩来盈尺亦何有,高卧闭门方自庆。
矧占丰岁宜九谷,重抑骄阳驱百病。
龙蛇在蛰莺在谷,与我俱欣四时正。
新诗翩翩摧古人,汝阴太守明廷臣。
侔色揣称笑流俗,与民乐赓阳春曲。
由来曲高和必寡,况我才居郢人下。
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
独愿埽万里,指麾走群雄。
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
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
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
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
叹息念变化,古人颇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