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辞沙屿,嘹嘹带远空。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
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
渺渺辞沙屿,嘹嘹带远空。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
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暮鸟归巢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渺渺辞沙屿”,以“渺渺”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的视觉效果,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之中。接着,“嘹嘹带远空”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深远与宁静,暮鸟的叫声在空中回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暮鸟有序地飞向树林的动态美,又巧妙地将它们的身影映入池水中的静态画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小艇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缓缓行驶,月光洒在江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同时,高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静谧与美好。
最后,“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归家之鸿的向往。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赋予了整首诗以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缑山山上鹤发翁,丹颜玉指握芙蓉。
霞光掩映五色珠,八方分照无遗踪。
至人出入三世境,冰环圆转看无穷。
夏口松间和璞瓮,永禅师德清光共。
不识银河蛰一龙,但看碧树翔双凤。
文藻飞扬蜀大苏,谪仙天上事非诬。
宝公自识麒麟种,孝穆当年智力孤。
韶阳郡守赵使君,中州正气摩青云。
琼浆润泽冰雪操,治绩不特敷清芬。
前身便是吉祥士,连联百岁隔纱纹。
修成仁爱笔花发,千尺松根恣茂达。
濯锦池边月影圆,黄河岸里波声阔。
华藏门开帝网正,琉璃塔上悬明镜。
弦歌既彻九成台,霜威先起蟠桃岭。
龟章力大佛印小,应身大士如飞鸟。
神明披朗器高浚,秘用其权通窈窅。
初揖使若花树旁,恰如按指河岳光。
喻法青莲当昼静,驱风白石声琅琅。
品花觅草时相过,不须清磬烦嚣堕。
陆亘石头用一呼,长庆蒲团经七破。
琴鹤俨然清献公,作诗我与华严同。
祝君一语为君寿,自然坚固昆吾铜。
《寿赵太守雨三》【明·释今无】缑山山上鹤发翁,丹颜玉指握芙蓉。霞光掩映五色珠,八方分照无遗踪。至人出入三世境,冰环圆转看无穷。夏口松间和璞瓮,永禅师德清光共。不识银河蛰一龙,但看碧树翔双凤。文藻飞扬蜀大苏,谪仙天上事非诬。宝公自识麒麟种,孝穆当年智力孤。韶阳郡守赵使君,中州正气摩青云。琼浆润泽冰雪操,治绩不特敷清芬。前身便是吉祥士,连联百岁隔纱纹。修成仁爱笔花发,千尺松根恣茂达。濯锦池边月影圆,黄河岸里波声阔。华藏门开帝网正,琉璃塔上悬明镜。弦歌既彻九成台,霜威先起蟠桃岭。龟章力大佛印小,应身大士如飞鸟。神明披朗器高浚,秘用其权通窈窅。初揖使若花树旁,恰如按指河岳光。喻法青莲当昼静,驱风白石声琅琅。品花觅草时相过,不须清磬烦嚣堕。陆亘石头用一呼,长庆蒲团经七破。琴鹤俨然清献公,作诗我与华严同。祝君一语为君寿,自然坚固昆吾铜。
https://shici.929r.com/shici/HHQ1MgCx.html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
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
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
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
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