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匪长计,去国怀远忧。
兹言挈妻孥,挂席顺东流。
引睇桑梓间,背离三十秋。
父老欣来归,奔走迎道周。
自有旧田庐,衣食良易谋。
孟轲昔在齐,母没葬返邹。
誓将负白骨,卜藏近松楸。
所愿苟遑遂,此外亦何求。
临岐辄赠言,不敢徒淹留。
成家匪长计,去国怀远忧。
兹言挈妻孥,挂席顺东流。
引睇桑梓间,背离三十秋。
父老欣来归,奔走迎道周。
自有旧田庐,衣食良易谋。
孟轲昔在齐,母没葬返邹。
誓将负白骨,卜藏近松楸。
所愿苟遑遂,此外亦何求。
临岐辄赠言,不敢徒淹留。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送人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家乡的深深忧虑和对故乡亲情的眷恋。首句“成家匪长计,去国怀远忧”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暗示了此次回归并非长久之计,而是带着深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兹言挈妻孥,挂席顺东流”描绘了携家带口的场景,如同船只顺流而下,暗示着离别的不舍。
“引睇桑梓间,背离三十秋”写出了分别的时间之久,三十年的光阴让诗人感慨万分。后文“父老欣来归,奔走迎道周”则展现了家乡亲人对游子归来的喜悦与热情,体现出浓厚的亲情纽带。诗人提到孟轲的例子,以表达自己对友人孝道的期许,希望他能如孟轲般尽孝,死后葬于近亲的松楸之间。
最后两句“所愿苟遑遂,此外亦何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心愿达成的祝愿,只要心愿得以实现,其他都不再重要。结尾“临岐辄赠言,不敢徒淹留”则是诗人临别时的肺腑之言,不愿因过多的挽留而耽误友人的行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又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哲理。
一雨及时晴又佳,江村农父话諠哗。
旋炊麦饭非常饱,笑指苗田不用车。
有眼何曾识朝市,逢人只喜话桑麻。
此间剩有渔樵地,容我旁边著一家。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何幸。
行人来密,佥军抽省。
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西掖,又报岑参东省。
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
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
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
好为霞觞釂,正庭阶、彩衣荣侍。
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