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一)》。诗中,"仲子霣霜杀草"描绘了一个寒冷季节,仲子(可能是诗中的人物)带来的严霜使草木凋零,象征着环境的严峻或人生的挫折。"风流无地寄言"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寄托情感或表达风雅之志的地方变得困难。
"王君攀鳞附翼"中的"王君"可能指的是王元直,他被比喻为攀附龙鳞或鸟羽,试图寻求支持和提升,形象生动。"攀鳞附翼"常用来形容人积极进取,希望得到助力。"礼义端能不骞"则是说,在遵循礼仪道义的过程中,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其尊严和正直,不会因此而气馁或动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寓含了对困境中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坚守礼义的赞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多变,此诗体现了其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特点。
黄楼灰烬馀,基峙东门外。
雄碑刻石赋,烈火烧不坏。
美哉词翰人,光焰好文彩。
世间两奇绝,呵护有神在。
风流尚可想,山川见英迈。
清河通渺茫,黄河急流会。
堤防太守功,一力去民害。
重城不沮洳,至今感遗爱。
我来立斜阳,一读一再拜。
企慕贤弟兄,清光照千载。
大江东南来,孤洲屹枯藓。
中有千载人,残骨寄偃蹇。
贻汉党锢祸,荐绅半摧殄。
况复啖葛奴,尽使羽翼剪。
天乎鸾凤姿,乃此侣猰犬。
想当落笔时,酒酣玉色洗。
鹦鹉何足咏,仅以雕虫显。
我来策蓬颗,清泪悽以泫。
尚怅迷几先,不为无道卷。
贤哉庞德公,一犁老襄岘。
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
亲传不肖孤,今亦字仅识。
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
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