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封西祝尧,贵寿多男子。
二贤无主后,贫贱大壮齿。
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
子渊将叔度,自古不得已。
华封西祝尧,贵寿多男子。
二贤无主后,贫贱大壮齿。
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
子渊将叔度,自古不得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诗中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去世的哀悼之情。
首句“华封西祝尧,贵寿多男子”中,“华封”指的是华山之巅,古人认为华山是长寿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对逝者贵族出身、长寿的祝愿,以及希望他后代昌盛。
“二贤无主后,贫贱大壮齿”这两句中,“二贤”可能指的是李晦群和崔季文两人,他们虽然品德高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官职。这里的“贫贱大壮齿”,形容他们在困顿中仍保持着不屈的志节和坚强。
接下来的“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鸿鹄是古代比喻才华横溢之人的象征,而骅骝则是奔跑中的马,形容生命力与活力。这里意味着他们的才能和抱负未能充分展现,就像骏马般英年早逝。
最后,“子渊将叔度,自古不得已”中,“子渊”可能是对逝者的一种尊称或暗示,他们如同江河之水深不可测。这里的“将叔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理解和认同。而最后一句“自古不得已”,则是在说世事无常,人的生死往往是命中注定,不可抗拒。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活状态、品德才华的描绘,以及对其早逝的哀悼,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情感和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