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暑何能避,孤舟访隐人。
水乡菱藕熟,晴野稻苗新。
为学师前辈,谈空悟宿身。
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
烦暑何能避,孤舟访隐人。
水乡菱藕熟,晴野稻苗新。
为学师前辈,谈空悟宿身。
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
这首宋诗《夏日湖上访隐士》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描绘了夏季湖边寻访隐居者的情景。首句“烦暑何能避”表达了对炎热暑气的无奈,但诗人仍决定乘舟前往寻找隐逸之人,显示出其探求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水乡菱藕熟,晴野稻苗新”,通过描绘水乡的丰收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也暗示了隐士可能生活的田园环境。
诗人以“为学师前辈,谈空悟宿身”表达自己向学的态度,希望从隐士那里得到智慧和启示,通过空谈和思考来提升自我。最后两句“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将眼前的湖景与传说中的镜湖三百顷进行对比,强调眼前湖滨的清幽与独特,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眼前景致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访隐为线索,通过描绘夏日景色和隐士生活,传达出诗人对知识追求和自然静谧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有客叩我门,求题遂初卷。
卷中点点灿珠玑,黎侯惠泽光琬琰。
咄嗟蛮獠千百群,潜伏菅茅舞鳅鳣。
中间恶少善还多,岂必根株尽屠剪。
雪霜凛凛藏春意,欲把雕椎同惠鲜。
俄然利口眩黑白,危机触处皆坑阱。
我思往事伤我心,安得雌黄话深浅。
而今论定天日开,作歌拟配襄阳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