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丹不外照,返观祇自明。
江山如有约,天地合同情。
静久真源见,思微俗虑平。
寥寥谁会此,斜月下残更。
寸丹不外照,返观祇自明。
江山如有约,天地合同情。
静久真源见,思微俗虑平。
寥寥谁会此,斜月下残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时内心的宁静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首句“寸丹不外照,返观祇自明”运用象征手法,以“寸丹”比喻内心深处的智慧之光,强调通过自我反思,心灵能够获得清晰的洞察力。接下来,“江山如有约,天地合同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仿佛山川大地与天地间的一切都与人有着某种约定,传递着和谐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体,体现了宇宙间的普遍联系。
“静久真源见,思微俗虑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长时间的静思能让人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内心杂念得以平息,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寥寥谁会此,斜月下残更”以景结情,描绘出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斜照,时间流逝,只有诗人独自品味着这份深邃的领悟,暗示了这种体验的孤独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静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宇宙真理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觉醒。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重华不可见,曾参久为尘。
孝道遂零落,为子吟孤云。
孤云泊南山,山下藏二亲。
孤云自朝夕,坟草几冬春。
悠悠我之思,孤云浩无垠。
注视讵能揽,倾耳那得闻。
音容劳梦想,涕泪濡衣巾。
作亭坟之隅,奚止簠簋陈。
扬名与行道,勉勉期终身。
采彼孤云篇,为子书诸绅。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五花云散紫电光,絷维未许飞龙骧。
垂头欲就圉人饮,渴乌作势吞银潢。
长安画史擅笔力,万里猛气收毫芒。
羽人乘风倦鞍勒,一笑收拾藏巾箱。
世人不识真骕骦,顾影尚尔分骊黄。
放鹤峰前有遗意,神骏政可誇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