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当垂老别》
《当垂老别》全文
清 / 陶澄   形式: 古风

枪云起西陲,阴翳纷四塞。

地缺紫溟涨,天倾白日蚀。

中原正格斗,东南括民力。

宰相出管兵,奔走不得息。

江汉恃锁钥,矫矫虎而翼。

尾大莫敢制,痈溃徒自戚。

带甲十万人,秦越终异域。

诸藩复流虐,淮泗苦毕弋。

天子日深居,优诏还示德。

侧闻京尹令,上奉司马檄。

大募勇健儿,蹶张守坞壁。

老夫年半百,须发尚黎黑。

沃土弃蓬萧,诸男死锋镝。

入为饥寒并,出为豺狼逼。

不如事征战,横行寄胸臆。

(0)
鉴赏

此诗《当垂老别》由清代诗人陶澄所作,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悲惨景象与个人命运的沉浮。

首句“枪云起西陲”,以“枪云”比喻战争的爆发,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战火纷飞的场景。接着,“阴翳纷四塞”、“地缺紫溟涨,天倾白日蚀”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争带来的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的恐怖氛围。

“中原正格斗,东南括民力”揭示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双重打击,中原大地正在激烈战斗,东南地区的人力物力也被强行征调,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广泛性。

“宰相出管兵,奔走不得息”描绘了朝廷官员在战时的忙碌与疲惫,他们负责指挥军队,日夜操劳,无法得到休息。

“江汉恃锁钥,矫矫虎而翼”赞美了江汉地区的战略要地,比喻其如同猛虎般守护着国家的安全。

“尾大莫敢制,痈溃徒自戚”表达了对尾大不掉现象的担忧,暗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势力的无力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忧外患。

“带甲十万人,秦越终异域”指出战争中士兵的大量伤亡,以及不同地域间的隔阂与对立。

“诸藩复流虐,淮泗苦毕弋”描述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淮泗之地遭受连年战乱之苦。

“天子日深居,优诏还示德”展现了皇帝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努力,通过发布仁政诏书来安抚民心。

“侧闻京尹令,上奉司马檄”说明了地方官吏在战时的职责与行动,他们响应朝廷号召,积极应战。

“大募勇健儿,蹶张守坞壁”强调了招募勇敢战士,坚守防御工事的重要性。

“老夫年半百,须发尚黎黑”描绘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沃土弃蓬萧,诸男死锋镝”反映了土地荒芜,男丁战死沙场的凄凉景象。

“入为饥寒并,出为豺狼逼”揭示了战乱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危险。

“不如事征战,横行寄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投身战场,实现个人抱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陶澄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幽居岁暮

冉冉忘年往,纷纷厌事来。
庭除多草莽,几砚亦尘埃。
园为畦蔬到,门因汲水开。
偶闻林鸟语,太息又春回。

(0)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陂水白茫茫,草烟湿霏霏。
牧童一声笛,落日无余晖。
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
老翁延我入,苦谢柿栗微。
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
念此动中怀,命驾吾将归。

(0)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
志士泣秋风。

(0)

致仕後述怀

弹冠绍兴末,解组庆元中。
灩澦危涂过,邯郸幻境空。
闲传相牛法,醉挟斗鸡翁。
冲雨归来晚,山花满笠红。

(0)

出游归卧得杂诗

江天缺月西南落,村路寒鸡一再鸣。
自笑此身羁旅惯,野桥孤店每关情。

(0)

渔家傲 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