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肩。月一肩。一炷炉香袅细烟。人和花月眠。
暮云连。暮山连。一样销魂似去年。重来妆阁前。
花一肩。月一肩。一炷炉香袅细烟。人和花月眠。
暮云连。暮山连。一样销魂似去年。重来妆阁前。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花前的静谧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
“花一肩。月一肩。” 开篇以“一肩”来形容花与月,形象地勾勒出月下花影轻盈的姿态,仿佛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一炷炉香袅细烟。” 描绘了炉中香烟缓缓升起的景象,细烟缭绕,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雅,也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人和花月眠。” 这一句将人、花、月融为一体,仿佛他们都在同一片宁静之中沉睡,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略带梦幻的画面。这里的“眠”字,不仅指物理上的睡眠,更蕴含了心灵的沉醉与沉浸,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深切感受。
“暮云连。暮山连。” 通过“连”字,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云与山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一样销魂似去年。”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象与去年相似之处的感慨。这里的“销魂”二字,既包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暗含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重来妆阁前。” 结尾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或许是为了重温旧梦,或许是为了寻找那份曾经的感动。这句话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陈梁类朱陈,姻谱世相联。
兴替固靡常,瓜瓞仍绵绵。
君年未志学,尊翁相弃捐。
是时丧乱馀,兼以饥馑连。
赀业悉破荡,骨肉俱不全。
有母暨弱弟,败屋八九椽。
自知读父书,寒饥理残编。
闭门瓮牖下,积勤逾十年。
圣朝盛文治,学校在所先。
君以科第家,备此弟子员。
先生大惊讶,府尹深爱怜。
道学愈切磋,文词益精研。
洪武十七载,诏书兴群贤。
君行应乡贡,经义试七篇。
末场策五道,剖析如河悬。
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
君谓非取荣,兹事吾青毡。
明当赴春官,沥胆陈陛前。
亲交饯行迈,笾豆秩初筵。
酒酣各赠言,珠玉挥青笺。
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
有弟奉甘旨,离恨毋足牵。
君家世显宦,朱紫相摩肩。
推官曾太父,忠厚乡邑传。
谓君必抗宗,果若数计然。
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坚。
任职无崇卑,所贵不愧天。
思罔坠厥绪,夙夜尚慎旃。
吾妻乃令姊,于弟友爱专。
小儿为君甥,庸愚赖陶甄。
余以奇蹇中,务农居园田。
苟或荣高足,吾子先著鞭。
相期更远大,能不罄所宣。
《赠别姻弟陈仲述》【明·梁兰】陈梁类朱陈,姻谱世相联。兴替固靡常,瓜瓞仍绵绵。君年未志学,尊翁相弃捐。是时丧乱馀,兼以饥馑连。赀业悉破荡,骨肉俱不全。有母暨弱弟,败屋八九椽。自知读父书,寒饥理残编。闭门瓮牖下,积勤逾十年。圣朝盛文治,学校在所先。君以科第家,备此弟子员。先生大惊讶,府尹深爱怜。道学愈切磋,文词益精研。洪武十七载,诏书兴群贤。君行应乡贡,经义试七篇。末场策五道,剖析如河悬。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君谓非取荣,兹事吾青毡。明当赴春官,沥胆陈陛前。亲交饯行迈,笾豆秩初筵。酒酣各赠言,珠玉挥青笺。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有弟奉甘旨,离恨毋足牵。君家世显宦,朱紫相摩肩。推官曾太父,忠厚乡邑传。谓君必抗宗,果若数计然。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坚。任职无崇卑,所贵不愧天。思罔坠厥绪,夙夜尚慎旃。吾妻乃令姊,于弟友爱专。小儿为君甥,庸愚赖陶甄。余以奇蹇中,务农居园田。苟或荣高足,吾子先著鞭。相期更远大,能不罄所宣。
https://shici.929r.com/shici/U9tUXA8Ur.html
翙彼丹凤雏,嬛嬛随母飞。
朝阳丽崇冈,爰止梧桐枝。
六翮日以长,五采光陆离。
高翔拟千仞,凌风顾徘徊。
竹实谅可食,岂不慰子饥。
但以去母远,啾啾鸣声悲。
誓将垂鸿猷,策名及清时。
俯视枳棘中,相去如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