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其一》
《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

喧阗四海脩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先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古今礼仪的思考和反思。

“吉仗凶仪备古今”一句,点明了古今各种典章制度都已备好,既有庆祝吉祥的礼节,也有处理悲伤凶险的仪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空变迁中的文化承传的关注。

“哀歌仍杂管箫音”则是说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声音,但在哀悼先人的场合,音乐也只能陪伴着悲伤之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丧礼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

“喧阗四海脩同轨”一句中,“喧阗四海”形容丧礼的盛大和隆重,参与者众多,范围广泛;“脩同轨”则意味着人们在这一共同的礼仪下团结一致,共襄盛举。这句话强调了古代丧葬礼仪对于社会凝聚力的一种象征意义。

最后,“未满君王孝养心”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先母的哀思之情,即使是在君主面前,也无法完全倾诉其孝顺养育之心。这里的“君王”可能是指在位的皇帝,而“未满”则暗示了诗人的哀思之深,难以言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丧礼仪式的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和丧葬礼俗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忆榆庐

松花江之西,有村其塔木。

历历双白榆,扶疏绕老屋。

遐思龆龀年,我父教我读。

每书必亲钞,篇篇当削竹。

每句必口授,记诵耳须熟。

朝曦连夕镫,慈训为家塾。

我母尤钟爱,时恐遭笞扑。

朝送屋角东,手为栉与沐。

暮迎屋角西,食以果与肉。

其时榆正新,风动钱蔌蔌。

我亦随风来,满院争相逐。

有时披绿阴,嬉戏当彩服。

二老开口笑,谓我如黄犊。

忽忽四十年,此景宛在目。

一身倏东西,万事同转烛。

自与此庐别,迍邅泪盈掬。

我父先见背,家室几颠覆。

中经庚子乱,负母窜山谷。

白头感冰霜,越岁弃我速。

十年走龙沙,忽变橘中局。

世外惊沧桑,宵中泣莪蓼。

游子悲故乡,归来话樵牧。

乌刺好江山,考槃水一曲。

爰居避鼓钟,时向东门伏。

鱼思故池泳,乌恋旧巢宿。

况此鲜民身,往训思顾复。

先庐一已荒,树老枝叶秃。

頫仰万古天,长歌以当哭。

(0)

题所居曰海日楼终日盘桓不出一室每诵陶公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之句千载同情有如接席意之所会即事为诗·其二

迎日起何为,长生资沐浴。

霏霏流霞润,饮我初生犊。

协气外蒸濡,奇温中馥郁。

子珠抱灵根,灿灿金华簇。

裸国薄何嫌,胎儿洗宜育。

咸池甘石经,占此新阳复。

(0)

晚眺明月桥南石步间偶题

沙坪残草伏雏双,明月杯湖带石矼。

我酌长瓢从漫叟,天然秘色旧鸡缸。

(0)

峡中当无滩处舟行亦平喜作

漫言三峡皆奇险,亦有平漪百里余。

沙软客行江底路,日斜人钓石中鱼。

酒斟琥珀浇愁垒,窗拓琉璃读异书。

一样客怀差可喜,小诗自写滴蟾蜍。

(0)

秋夕后园散步

闲阶新雨霁,小坐扫莓苔。

花影月扶出,雁声风勒回。

湿薪双犬藉,枯叶一萤偎。

到此成幽赏,孤吟孰与陪。

(0)

发介休县过义棠宿灵石途中即事·其四

野舟不系缆,疏柳覆清津。

穴处人家惯,宛然葛天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