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归路出汾西,满马黄尘首屡低。
漳水净涵霜练洁,太行高插剑锋齐。
新诗起草推敲涩,老眼生花眺望迷。
不独山城连榻卧,为君今夜更留题。
并州归路出汾西,满马黄尘首屡低。
漳水净涵霜练洁,太行高插剑锋齐。
新诗起草推敲涩,老眼生花眺望迷。
不独山城连榻卧,为君今夜更留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讷在从并州返回途经汾西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并州归路出汾西”,点明了行程的方向与起点。接着,“满马黄尘首屡低”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劳顿,马蹄扬起的黄尘让诗人不得不低下头颅。
“漳水净涵霜练洁,太行高插剑锋齐”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漳水比作洁白的霜练,太行山则被形容为直插云霄的剑锋,形象地描绘了沿途壮丽的自然风光。漳水的清澈与太行山的雄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新诗起草推敲涩,老眼生花眺望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用心与挑战,以及年岁渐长后视力减退的无奈。在旅途中,诗人不仅需要面对创作的难题,还要克服视力模糊带来的困扰。
最后,“不独山城连榻卧,为君今夜更留题”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适应与随遇而安的态度。即使在山城中连榻而卧,也愿意为友人留下诗题,体现了诗人的人情味与豁达胸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创作过程的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摆脱尘缨淡无欲,闲阅图经寻岳渎。
林泉何处惬予心,收拾琴书将卜筑。
崎岖不敢千里辞,东至太行人王屋。
先探藏花坞里春,蟠桃毕竟何时熟。
燕萝故宅阳台宫,九龙戏珠画屏簇。
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
昂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误入紫微谷。
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辉射林麓。
远尘沟有远尘人,夜半闻歌采芝曲。
策杖穷跻瘦龙岭,险似剑阁西向蜀。
扪参历井上冲冥,千剑断崖横独木。
自辰及酉脚力穷,恰到紫金堂下宿。
再拜新尝太乙泉,顿觉洒然消病骨。
褰衣竟入南天门,回首乾坤小蛮触。
恍兮惚兮九霄间,万顷岚光醒醉目。
银座金腰玉顶寒,帝遣仙官分部属。
小有中藏万里地,都压洞大三十六。
日精月华左右奇,黛色倚空如削玉。
东观大海日轮红,西望穷边坛影绿。
炼丹炉下土犹香,抱出神丹知几斛。
巡山使者持太阿,保护神宫谁敢黩。
王母洞深非可测,雷霆屡震蛟龙窟。
遥指三官校勘台,樵人几度闻丝竹。
抱朴岩前采药童,手撚金芝身薜服。
北斗平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
麻笼药匮翠相连,瑞草灵苗香馥郁。
一声长啸坐孤石,紫云悠悠送黄鹄。
个中煞是麻姑仙,冷笑世间光景促。
《游天坛》【宋·林灵素】摆脱尘缨淡无欲,闲阅图经寻岳渎。林泉何处惬予心,收拾琴书将卜筑。崎岖不敢千里辞,东至太行人王屋。先探藏花坞里春,蟠桃毕竟何时熟。燕萝故宅阳台宫,九龙戏珠画屏簇。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昂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误入紫微谷。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辉射林麓。远尘沟有远尘人,夜半闻歌采芝曲。策杖穷跻瘦龙岭,险似剑阁西向蜀。扪参历井上冲冥,千剑断崖横独木。自辰及酉脚力穷,恰到紫金堂下宿。再拜新尝太乙泉,顿觉洒然消病骨。褰衣竟入南天门,回首乾坤小蛮触。恍兮惚兮九霄间,万顷岚光醒醉目。银座金腰玉顶寒,帝遣仙官分部属。小有中藏万里地,都压洞大三十六。日精月华左右奇,黛色倚空如削玉。东观大海日轮红,西望穷边坛影绿。炼丹炉下土犹香,抱出神丹知几斛。巡山使者持太阿,保护神宫谁敢黩。王母洞深非可测,雷霆屡震蛟龙窟。遥指三官校勘台,樵人几度闻丝竹。抱朴岩前采药童,手撚金芝身薜服。北斗平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麻笼药匮翠相连,瑞草灵苗香馥郁。一声长啸坐孤石,紫云悠悠送黄鹄。个中煞是麻姑仙,冷笑世间光景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rnyv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