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云边有远期,杖藤行李只军持。
六朝文物今无几,为看头陀寺里碑。
夏口云边有远期,杖藤行李只军持。
六朝文物今无几,为看头陀寺里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一同游历鄂渚(今湖北武汉)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的感慨。
首句“夏口云边有远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夏口即现在的武昌,位于长江之滨,云边则暗示着此处风景如画,有着遥远的期待。诗人与僧人在此地相遇,共同踏上了旅程。
次句“杖藤行李只军持”,描述了行旅中的简朴生活。杖藤指的是用藤条制作的登山杖,行李轻便,而“军持”则是僧侣用来盛水的器具。这一句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朴素与修行的专注。
接着,“六朝文物今无几”,提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物大多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零星的遗迹。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逐渐消失的感慨。
最后,“为看头陀寺里碑”,诗人特意提到要去看一看头陀寺里的碑文。头陀寺是佛教寺庙的一种形式,以修行苦行著称。这里的碑文可能记录了历史事件、佛教故事或是僧人的生平事迹,对于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僧人在自然与历史之间漫步的情景,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过往文明的追思,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萱草生庭阶,慈母居高堂。
托此忘其忧,永言跻寿康。
人言千岁桃,可以献寿觞。
萱草儿女花,岂解凌风霜。
宁知孝子心,爱日日为长。
小草固无情,我心岂能忘。
朝餐芼其荣,夕佩纫其芳。
烦忧阮云释,寿考而无疆。
伯兮如可续,再赋难老章。
子家近太湖,书楼喜弘丽。
水木自清华,云山见迢递。
维时春载阳,淑景政明媚。
林花绽嫣红,堤柳袅新翠。
春光虽无涯,藏之有馀地。
埙篪协淳音,沉檀蔼芳气。
潜心在典坟,亹亹穷道义。
蠹鱼落芸香,科斗寻古字。
齐云与落星,徒尔贮歌妓。
何如藏春好,生意永无替。
九天开寿域,万国庆昌期。
瑞气随龙幄,欢声绕凤墀。
重离当此日,育震忆当时。
云绕呈祥早,河清发兆奇。
承基昭嗣服,御极致雍熙。
礼乐回三代,威灵摄四夷。
圣仁群品被,景物万年宜。
黄道添新岁,清秋协诞期。
老人连帝座,王母降瑶池。
华祝扬休历,嵩呼切忭私。
拟陈金鉴录,愿献紫霞卮。
舜寿宁为上,文龄未足追。
皇图天地永,遐算一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