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林间布谷声,村南村北水云平。
偶来竹寺看山坐,閒听清溪绕舍鸣。
稍稍林间布谷声,村南村北水云平。
偶来竹寺看山坐,閒听清溪绕舍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诗人麻革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林间的自然之声——布谷鸟的啼鸣,与远处水天一色的平和景象相映成趣。"稍稍"二字,既表现了布谷鸟叫声的渐次传来,也暗示了时间的缓缓流逝,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诗人步入竹寺,或许是偶然,或许是特意寻觅,他在这里静静地观赏着山景,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偶来"二字,透露出一种随性而至的态度,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最后,诗人通过听闻清溪绕舍而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主题。溪水潺潺,不仅为竹寺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
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
老矣尚馀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
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学道辛勤历万艰,精神见性本无还。
齐眉自可供瓢乐,携手何须去鹿山。
谓介谓通非所在,不夷不惠处其间。
自怜尘俗心犹在,即席抠衣愿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