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秋欲老,曲径叶还飞。
行尽鸟啼处,方知客到稀。
苔纹深印屐,竹翠湿沾衣。
坐久心俱澹,层台敛夕晖。
乱山秋欲老,曲径叶还飞。
行尽鸟啼处,方知客到稀。
苔纹深印屐,竹翠湿沾衣。
坐久心俱澹,层台敛夕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景象。"乱山秋欲老",展现出秋意渐浓,群山苍茫的画面;"曲径叶还飞",落叶飘零,小路曲折,更显幽深。诗人行走在山间小道上,"行尽鸟啼处",只有偶尔的鸟鸣声打破宁静,反映出人迹罕至的环境。
"苔纹深印屐",诗人鞋底的痕迹深深烙印在青苔上,显示出长时间的独行;"竹翠湿沾衣",竹林的湿润气息打湿了衣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湿润与冷寂。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坐久心俱澹",心境变得淡泊平静。
最后,"层台敛夕晖",诗人坐在高台上,夕阳西下,余晖洒落,整个画面更加宁静而富有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淡然闲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恬淡。
绣口琅玕腹。美人兮、阳春一曲,华貂难续。
唤醒荷花归棹梦,犹忆红尘迷目。
只消得、乌飞兔逐。
往事已随流水去,眇愁予、郁郁哀时俗。
恨千缕,泪一掬。不须青史流芳馥。
也不须、荣华富贵,尊前频祝。
但得山中茅屋在,莫遣鹤悲猿哭。
随意种、荼薇蹢躅。
莼菜可羹鲈可鲙,听渔舟、晚唱清溪曲。
醉又醒,唤芳醁。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
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
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
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
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
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
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天教占得如簧,巧声乍啭千娇媚。
金衣衬著,风流模样,于中可是。
红杏香中,绿杨阴处,多应饶你。
向黄昏、苦苦娇啼怨别,那堪更、东风起。
别有诗肠鼓吹。未关他、等闲俗耳。
双柑斗酒,当时曾是,高人留意。
南国春归,上阳花落,止添憔悴。
念啼声欲碎,何人解作留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