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岳弥陀和尚赞》
《南岳弥陀和尚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

无衣衣木叶,无食食土泥。

为人汲樵牧,仅存骨与皮。

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弥陀的和尚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充满了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高尚道德的推崇。

首句“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展现了弥陀和尚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挑剔物质条件,无论给予什么就接受什么,体现了他的豁达与淡泊名利的精神。

接着,“无衣衣木叶,无食食土泥”进一步描述了和尚在物质匮乏时的生存方式,以树叶为衣,以泥土为食,生活极其简朴,却能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为人汲樵牧,仅存骨与皮”则描绘了弥陀和尚为他人服务的形象,即使生活艰苦,也愿意为他人打水、砍柴、放牧,只求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命存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表达了弥陀和尚所追求的道德境界难以达到,即使是天子也要向他学习,强调了弥陀和尚高尚人格的影响力,以及他对社会道德的深远影响。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则是诗人释德洪对弥陀和尚的评价,将弥陀和尚比作慈爱的儿子,自己也愿意穿上袈裟,追随他的脚步,体现了对弥陀和尚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弥陀和尚简朴的生活、无私的奉献以及高尚的道德追求,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承伦内翰叶侍御垂顾失迓走笔奉谢

信息经旬忽已通,暮春新霁日和融。

状元枉驾殊非偶,侍御联镳岂易逢。

小出未应迷咫尺,追寻空自恼儿童。

飘然不尽山阴兴,果若天留忆戴公。

(0)

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其四

风声初树海天遥,六馆身先令岂消。

教立本须崇节义,化行谁道祇规条。

贞魂总爱明今日,烈女閒将想累朝。

突兀方岩高百尺,丹青门地更层霄。

(0)

郊斋宿西厅二首·其二

高柳疏槐未放青,又逢郊祀洁西厅。

春禽弄晓频移树,残雪堆寒尚满庭。

眼底摩泥空佛界,鼎中龙虎验丹经。

顽阴消尽阳和满,天宇依然自泰宁。

(0)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其一

人事天机洞可观,霎时容易霎时难。

顺流未觉潮头险,逆境方知海口宽。

远岫云开高突兀,涨沙风捲去瀰漫。

呼童暖倒磁瓶酒,笑看轻鸥弄急滩。

(0)

舟中饯送仲佥宪用前韵二首·其一

送君何处尽吾怀,瞻望天衢未有阶。

画舫却嫌流水急,好山多被白云埋。

已教酒里传真意,未许胸中著寸霾。

趋饯莫言来未远,此心先已傍清淮。

(0)

己未秋上丁祭

凉飙散馀暑,霁景开严城。

仲丁祀甫临,感兹岁律更。

交神靡他道,夙夜寅直清。

庙廷肃涓洁,星汉斗标横。

雍雍奏雅乐,侃侃陈芳馨。

元酒注在爵,太羹供在铏。

牺牲既肥腯,肴蔬亦洁精。

礼备而乐和,默然想音形。

斯道贯今古,达者如梦醒。

谁能分彼此,岂复异神明。

圣灵虽在天,昭格惟一诚。

洋洋俎豆间,似悉登降清。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