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春树开花日,梓里翩翩集寿筵。
况复人间称五老,真云天上列群仙。
义方特贲龙章重,缝掖均垂鹤算年。
更有慈亲昆弟者,宁无似勫外甥焉。
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开酒若泉。
白鹿洞中归白社,青牛关外问青田。
凤城自昔誇灵异,鸠杖于今羡偓佺。
不是丹头传九返,胡从黄发探三玄。
周旋尚健依绳墨,谭吐犹欢说圣贤。
小子荆班诸客侧,吾兄莱舞大人前。
曾玄共祝如冈阜,淇澳频歌当管弦。
菽水可?今日兴,八千春色绕云边。
华堂春树开花日,梓里翩翩集寿筵。
况复人间称五老,真云天上列群仙。
义方特贲龙章重,缝掖均垂鹤算年。
更有慈亲昆弟者,宁无似勫外甥焉。
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开酒若泉。
白鹿洞中归白社,青牛关外问青田。
凤城自昔誇灵异,鸠杖于今羡偓佺。
不是丹头传九返,胡从黄发探三玄。
周旋尚健依绳墨,谭吐犹欢说圣贤。
小子荆班诸客侧,吾兄莱舞大人前。
曾玄共祝如冈阜,淇澳频歌当管弦。
菽水可?今日兴,八千春色绕云边。
这首诗描绘了华堂春日,百花盛开之际,梓里人欢聚一堂庆祝寿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五老”、“群仙”比喻寿宴上的嘉宾,赞美他们的德高望重与长寿。诗中提到“义方”、“缝掖”,可能是指家族的教化与传承。接着,诗人描述了寿宴上丰富的美食与美酒,以及宾客们围绕在老人身边,表达敬意与祝福的情景。
“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开酒若泉”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宴会的盛况,南山星聚象征着众多宾客汇聚,毛成雪比喻老人的白发;北海尊开则形容酒如泉水般畅流不绝。接下来,“白鹿洞中归白社,青牛关外问青田”两句,可能是在暗示老人的智慧与隐逸生活,白鹿洞、青牛关都是古代文人隐居读书之地。
“凤城自昔誇灵异,鸠杖于今羡偓佺”两句,进一步赞美老人的非凡之处,凤城象征着灵异之气,鸠杖是老人的象征,偓佺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最后,“不是丹头传九返,胡从黄发探三玄”两句,表达了对老人长寿与智慧的赞叹,丹头、九返、黄发、三玄都与长生不老、深奥学问相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寿宴的欢乐气氛,以及对老人长寿与智慧的崇高敬意。
晓露飘阶次。制晨妆、菱花轻拂,金盆初试。
梳罢云鬟更翠服,问省高堂眠食。
好打叠、绣妆架起。
刺凤描鸾红较绿,喜馀闲、犹把琴书理。
抛针处,读闺史。兴来柳絮新词记。
按谱图、签分四部,偷声减字。
香爇龙涏花插架,点缀胆瓶风致。
怎负它、明窗净几。
楚楚工夫黄昏后,尚敲棋、煮茗青灯继。
中庭外、月如水。
晓窗前,风幔底,妆罢对图史。
小擘鸾笺,薇墨彩毫试。
怜它缕雪思清,剥蕉心细,浑减了、两峰眉翠。
振仙袂。吟魂飞去瑶台,化作断云坠。
欲遣悲怀,开箧已沾泪。
怕看锦句愁多,银钩腕怯,小印尚钤红字。
断藕牵丝,兜萤借扇,方庭笑语惺忪。
青粉墙高,一痕月浪先冲。
追凉爱傍高荷立,夜阑时、露重香融。
恁匆匆,才褪红衣,便动西风。
夭桃定是多情种,自探芳人去,冶萼羞红。
悄悄池台,禁它细雨濛濛。
当时剩有苍苔地,这回来、苔也无踪。
恨重重,漫绕回廊,忘了西东。
吟香邃馆。甚绮疏静掩,花榭尘满。
笑指鸳鸯,定守空池,依然蓼溆莎岸。
风裳水佩分明在,但隔了、晶帘一片。
怅同舟、仙侣难携,赢取这番幽怨。
还把雕栏倚遍,袜罗迟不到,游兴全懒。
渍泪红衣,卷恨遗簪,留与浣沙人看。
云痴雨老芳期误,怕后约、年华偷换。
待西风、扫尽闲蘋,来照镜波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