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焦源还山阴》
《送陈焦源还山阴》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曾领苍梧部,今归庾岭风。

声名人口里,事业鬓丝中。

高论真难得,清操道已穷。

兰亭一盂水,迟我暮年逢。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送陈焦源还山阴》。诗中以“曾领苍梧部,今归庾岭风”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地理名词,既点出了友人陈焦源曾经任职的地方,也预示了他即将回归的山阴之地,蕴含着一种时空流转的意味。接下来,“声名人口里,事业鬓丝中”两句,将陈焦源的名声与事业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人口里”和“鬓丝中”的对比,展现了其名声与实际贡献的深刻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高论真难得,清操道已穷”则进一步赞美了陈焦源的学识与品行。这里的“高论”指其卓越的见解,“清操”则是对其高尚节操的赞誉。这两句表达了对陈焦源在学术与道德上的高度敬仰,认为他的思想深邃难求,而他的品格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最后,“兰亭一盂水,迟我暮年逢”以兰亭为喻,暗示了陈焦源如同兰亭之水,虽平凡却蕴含深意,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诗人能与陈焦源再次相遇,共同品味人生。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焦源个人经历、成就以及品性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钓台

附凤攀龙俱壮哉,羊裘甘着隐尘埃。

烟霞不放声名出,雨露谁将物色来。

九鼎欲教高士重,一丝须系客星回。

茫茫今古乾坤里,弗见云台见钓台。

(0)

偕社中诸子登塔

徙倚高台望八方,白云秋色共苍茫。

翠拖巁嶂青空出,日入横江白练长。

文章不尽世间事,天地能容我辈狂。

浮白呼庐君莫问,酒船还与棹相将。

(0)

集古赠歌者

争唱菱歌不肯休,红妆漫绾上青楼。

五陵年少如相问,云里新声是莫愁。

(0)

题昆崙万松图寿武夷李参政封公

少室三花久著奇,昆崙万树多琼枝。

苍松老干淩云起,屈曲龙鳞映玉池。

玉池道远谁能至,缥缈青牛连紫气。

西出函关接阆风,绕壑寒阴高荫被。

深洞斫苓岁月閒,流膏何必羡神丹。

葱皮翠叶霜犹积,服食久可益容颜。

回望幔亭云五色,宴引曾孙欢未极。

紫芝桂树郁相望,轸辖南星光欲逼。

玉液曾闻汉帝倾,当年赐者尽长生。

愿将一滴金茎露,洒向寒条色更青。

(0)

酌酒示汤于盘

一啸乾坤只自痴,春风回首叹支离。

人情已厌惟杯酒,世事其如浑局棋。

寂寞杨雄谁问汝,浮沉阮籍是吾师。

欲知冥徙逍遥意,与尔相看酩酊时。

(0)

丁未闰月望日社集呈诸君子·其二

京城杂遝隔烟霞,幽赏多归贵从家。

兴每到时惟看竹,杯从密处为探花。

凉衣拟振凌风翼,曲沼思随历汉槎。

为报同游诸学士,朝参早罢莫归衙。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