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万里银河碧,双星却笑孤眠客。
玉露金风半夜寒,罗襦绣幕千山隔。
天上人间共此宵,天孙翻近美人遥。
应知楼上蛾眉女,妒杀空中乌鹊桥。
遥天万里银河碧,双星却笑孤眠客。
玉露金风半夜寒,罗襦绣幕千山隔。
天上人间共此宵,天孙翻近美人遥。
应知楼上蛾眉女,妒杀空中乌鹊桥。
这首《七夕词》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场景,以及人间女子对这一美好时刻的复杂情感。
“遥天万里银河碧”,开篇以广阔的天空和清澈的银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银河碧蓝,仿佛是夜空中最纯净的色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浪漫时刻。
“双星却笑孤眠客”,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牛郎与织女比作一对笑语欢声的伴侣,与孤单的旅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体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也暗示了人间女子对这份爱情的向往与羡慕。
“玉露金风半夜寒,罗襦绣幕千山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七夕之夜的清冷与遥远。玉露和金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罗襦绣幕则描绘了人间女子的装扮,与牛郎织女的相会形成对比,突出了人间的孤独与寂寞。
“天上人间共此宵,天孙翻近美人遥”,这两句表达了天上人间共享同一夜晚的美好愿望,但同时也揭示了距离与分离的现实。天孙(织女)虽近在咫尺,但对于人间的女子来说,却如同远在天涯,无法触及。
“应知楼上蛾眉女,妒杀空中乌鹊桥”,最后一句通过想象中的楼上女子对乌鹊桥的嫉妒,进一步深化了人间女子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羡慕之情。乌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象征,而女子的嫉妒则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不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描写,以及人间女子复杂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关于爱情、相聚与分离的独特魅力。
忧思不易裁,行行至里屋。
忉怛黄发悲,惨淡白日速。
周亲尽奔凑,友朋无绮服。
痛定前致辞,风霜易感触。
未暇死者伤,且为游子祝。
锦田我桐乡,须发莲花麓。
而兄老休贞,南北遥相瞩。
有恸颜丧予,相长吾望卜。
沈忧亦何为,明德贵自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