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珠树俯寒流,析木津头戏拍浮。
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写清秋。
返魂香倩罗裳贮,碍月枝凭玉斧锼。
夜景未阑清入骨,萧萧鳞甲卧痴虬。
苍苍珠树俯寒流,析木津头戏拍浮。
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写清秋。
返魂香倩罗裳贮,碍月枝凭玉斧锼。
夜景未阑清入骨,萧萧鳞甲卧痴虬。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桂花的美丽景象与清幽氛围。首先,“苍苍珠树俯寒流”,以“珠树”比喻桂花,形象地展现了桂花在秋夜中的晶莹剔透,仿佛是镶嵌在寒流之上的珍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着,“析木津头戏拍浮”,通过想象桂花在析木津头嬉戏的情景,赋予了桂花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这里的“拍浮”二字,既表现了桂花随风轻摆的姿态,也暗示了桂花与水的和谐共处。
“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写清秋”,将桂花与凤凰、月亮等自然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意境。褐凤象征着桂花的高贵与纯洁,凤凰抟风则寓意着桂花在秋风中飘扬的美好姿态。砚蟾滴露则描绘了月亮洒下的露珠,与桂花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清秋的画卷。
“返魂香倩罗裳贮,碍月枝凭玉斧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桂花的香气与形态之美。返魂香代表着桂花的香气能令人回魂,罗裳则是借以形容桂花的香气被精心收藏,体现了人们对桂花香气的珍视。碍月枝则描绘了桂花枝条的形态,仿佛是用玉斧雕琢而成,既突出了桂花枝条的优雅,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夜景未阑清入骨,萧萧鳞甲卧痴虬”,这两句将桂花置于夜晚的背景之下,强调了桂花在夜色中的清冷之美。夜景未阑,意味着桂花的美不仅局限于一时一刻,而是贯穿于整个夜晚,直至天明。萧萧鳞甲卧痴虬,则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桂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痴虬(一种传说中的龙)身上的鳞片,在夜风中轻轻舞动,充满了诗意和想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参禅无悟处,如何得安乐。
置之空劫前,即为空劫缚。
任运日用中,拶著无不错。
懵然百不理,奈此一络索。
勇猛积勋修,翻成大过恶。
端坐审思惟,不如更行脚。
东山老病汉,闻之为喜跃。
愿尔发足时,出门便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