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一》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0)
注释
由:天赋。
天纵:上天赋予的特殊才能。
成:成就。
鬼谋:与鬼神共谋,指非凡的智谋。
聪明:智慧。
初四达:开始展现出广泛的智慧。
俊乂:才德出众的人。
尽旁求:广泛地寻找和任用。
一变:前所未有的变革。
前无古:超越了历史上的先例。
三登:多次登上高位。
岁有秋:年年丰收。
讴歌:歌颂。
归子:归附的人们。
启:开启,引申为歌颂。
钦念:深深怀念。
禹功修:大禹的功绩卓越。
翻译
天赋的圣人,能够与鬼神共谋计策。
他的智慧初显,广泛寻求贤能之士。
他的变革前所未见,每年都有丰收的季节。
人们歌颂他,怀念大禹的丰功伟绩。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厚重历史感和深邃政治智慧的诗篇。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历史,展现了一位君主如何依据天命之意志,施展自己的才能,与自然万物、鬼神沟通,从而达到统治天下的能力。

“聪明初四达”,表明君主智慧的渗透和影响力已无处不在,成为国家的栋梁。每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与政治使命。“俊乂尽旁求”则描绘了朝廷内外贤才济济,一心辅佐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景象。

“一变前无古”,意味着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史无前例的,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这种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时代的进步,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改革的期待与推崇。而“三登岁有秋”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可能是在表达某种对历史周期性发展的思考。

最后两句,“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通过赞颂古代圣君的美德和伟业,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念,以及对先贤智慧的缅绘。这里的“归子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明君主,而“钦念禹功修”则是对禹王治水之功的记忆和敬仰,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基业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智慧、政治改革、历史变迁以及文化传承的反思,构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哲学思考,是一位有远见卓识之君主形象的塑造,也是诗人个人智慧与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清溪解缆用秀才甫韵寄杜藏用·其一

九华晴云今日阴,清溪涨水夜来深。

苍梧哀泛湘妃瑟,白藕秀出姮娥簪。

(0)

菩萨蛮.淹泊平山堂。寒食节,固陵绿事参军表弟周元固惠酒,为作此词

细腰宫外清明雨。云阳台上烟如缕。云雨暗巫山。

流人殊未还。阿谁知此意。解遣双壶至。

不是白头新。周郎旧可人。

(0)

桃源忆故人

碧天露洗春容净。淡月晓收残晕。花上密烟飘尽。

花底莺声嫩。云归楚峡厌厌困。两点遥山新恨。

和泪暗弹红粉。生怕人来问。

(0)

南歌子

诗有渊明语,歌无子夜声。论文思见老弥明。

坐想罗浮山下、羽衣轻。何处黔中郡,遥知隔晚晴。

雨馀风急断虹横。应梦池塘春草、若为情。

(0)

翠岩玑禅师真赞

一步一弥勒,一句一释迦。

逢人虽不杀,袖里有青蛇。

是翠岩则二,非翠岩则别。

弥勒下生时,亦作如是说。

(0)

寄朱乐仲

故人昔在国北门,邻舍杖藜对樽酒。

十五年馀乃一逢,黄尘急流语马首。

懒书愧见南飞鸿,君居三十六峰东。

我心想见古人面,晓雨垂虹到望崧。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