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
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
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今年池水乾,老子来遂稀。
岂惟来不留,亦复去靡思。
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
水含霁后光,荷于风处欹。
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方池滟窗东,长池横檐西。
红绿向背看,觞咏朝夕宜。
此堂初无情,此池谅何知。
如何涉斯世,乖逢亦有时。
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
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
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今年池水乾,老子来遂稀。
岂惟来不留,亦复去靡思。
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
水含霁后光,荷于风处欹。
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方池滟窗东,长池横檐西。
红绿向背看,觞咏朝夕宜。
此堂初无情,此池谅何知。
如何涉斯世,乖逢亦有时。
诗人以怀旧之心,重访旧地,新葺的“怀古堂”与旧时临近的“郭璞池”,在去年夏秋之交,每天都会来到这里嬉戏。茨菰不受暑热影响,芙蕖则显得清凉宜人。这一年却不同,池水干涸,诗人杨万里前来时也寥寥无几。他感慨于自己不能久留,也不多想往事。偶尔在朝晨到访,再次体会到景色之奇特。池中水面反射着霁光,荷花在风中摇曳,一只白鸥飞下,惊起了翠绿的羽翼。在东方的滟窗边有方形的池塘,西侧檐下则是长条形的水域。红色的花朵与绿色的叶子背对着看,诗人在朝夕之间感慨万千。
这座堂初无情感,这片池又怎能理解诗人的心意?诗人通过这次参观,感悟到了人世间的情谊和时光的流转,也领会到人生的乖戾与偶遇,都是有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