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
《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全文
元 / 凌云翰   形式: 古风

昔我曲江观恐涛,越山不及吴山高。

如何古有任公子,一钓乃能连共鳌。

我今杖藜寻翠麓,地有白云人不俗。

丹房火冷碧窗虚,夜半秋声撼林竹。

踏歌连臂下仙坛,目断西山吴彩鸾。

桂花飞帘作香雪,转首便觉秋阑珊。

人生欢乐难再得,始信光阴如遇客。

陶令空披漉酒巾,谢公谩著登山屐。

庵前堵墙如白虹,洞门不掩来江风。

分师半席师已许,经筵蜡烛摇秋红。

郊何为寒岛何瘦,新雨能来宁论旧。

今宵烂熳得好晴,知是何人补天漏。

少壮而老理则常,胡能不死凋三光。

放麑西巴诚不忍,歌凤接舆无乃狂。

兹游可继五君咏,祀事同陪匪乘兴。

中庭坐待明月来,树影团团一时并。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描绘了诗人月下游历包山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首句“昔我曲江观恐涛”回忆起往昔在曲江观涛的经历,与眼前吴山之高形成对比。接着,诗人以任公子的典故,感叹自然之大和个人之力的渺小。

“我今杖藜寻翠麓,地有白云人不俗”写诗人如今漫步山间,遇见清雅之地和高洁之人,营造出宁静脱俗的氛围。“丹房火冷碧窗虚,夜半秋声撼林竹”则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秋声,烘托出月夜的神秘与深沉。

“踏歌连臂下仙坛,目断西山吴彩鸾”描绘了月夜中的欢歌笑语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桂花飞帘作香雪,转首便觉秋阑珊”运用比喻,写出月色之美和时光的流转。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引用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对岁月无情的感叹。接着,诗人赞美包山景色之美,以及与友人共赏月色的欢乐。结尾处,诗人以“中庭坐待明月来,树影团团一时并”收束,表达了对月夜静谧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乐,又寓含人生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豁达。

作者介绍

凌云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西江月慢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0)

木兰花慢·其二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

(0)

木兰花令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 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 一双笑靥嚬香蕊。

(0)

王仙坛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0)

古意赠梁肃补阙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自然照烛间,不受邪佞轻。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金铅正同炉,愿分精与粗。

(0)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