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伯伦平生老闭关,祗有一颂留人间。
怀铅抱椠亦何益,惠子五车终不传。
我今所见盖如此,堆案文书藏鼠矢。
自知老境要灰心,却笑少时空血指。
劳君日日来徵诗,试欲把笔心自疑。
无盐已老稍识耻,安敢唐突西施为。
古人作诗有成法,句欲圆转字欲活。
始循规矩后变化,如以金丹蜕凡骨。
君试停杯参此语,莫笑前人用心苦。
祗今孰是前辈诗,风漪作文君看取。
君不见伯伦平生老闭关,祗有一颂留人间。
怀铅抱椠亦何益,惠子五车终不传。
我今所见盖如此,堆案文书藏鼠矢。
自知老境要灰心,却笑少时空血指。
劳君日日来徵诗,试欲把笔心自疑。
无盐已老稍识耻,安敢唐突西施为。
古人作诗有成法,句欲圆转字欲活。
始循规矩后变化,如以金丹蜕凡骨。
君试停杯参此语,莫笑前人用心苦。
祗今孰是前辈诗,风漪作文君看取。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名为《洪致远屡来问诗作长句遗之》。诗中充满了对诗歌创作的深思与探讨,以及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即以“君不见”引出历史人物嵇康的故事,通过对比嵇康一生闭关修行,仅留下“一颂”流传人间,与后世文人辛苦著述却难以传世的境遇,表达了对诗歌命运的感慨。接着,诗人自省自己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和生活琐事,内心感到疲惫,甚至萌生了淡泊之心,但又不禁嘲笑年轻时的自己,过于空想而不切实际。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认为好的诗歌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句欲圆转字欲活。始循规矩后变化”),同时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以金丹蜕凡骨”),这与修炼道术相似,需要从外在的约束到内在的升华。诗人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这些道理,并非嘲笑前人努力之苦。
最后,诗人提到现今谁是前辈诗人,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自己的作品(“风漪作文君看取”)来评判。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后辈的期待与激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的反思与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诗歌传承的热忱。
深宫里,镇日黛眉低。意支离。
最堪怜是,相思说话,男儿听惯不经思。
抛妾泪,怕人疑。湘裙宁湿,不将双袖染胭脂。
开箱处,无语立多时。诉伊知。
石榴红处,都是杜鹃啼。
炎宋尚简质,郊丘布为墙。
九门谨阖辟,万卒严周防。
暂置弗劳杵,权施岂须隍。
绵延逮宣政,骄盈更典章。
版筑易缕制,墉壕固金汤。
衮龙狩沙碛,泥马奔钱塘。
奢侈谅宜戒,播辱尤所伤。
陶匏荐明水,维馨仰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