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询行役,言寻好翠微。
水添江路直,帆侧峡风归。
残月波翻碎,閒鸥春浴肥。
时时惭物外,何日坐忘机。
未可询行役,言寻好翠微。
水添江路直,帆侧峡风归。
残月波翻碎,閒鸥春浴肥。
时时惭物外,何日坐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感悟融合在一起。
首联“未可询行役,言寻好翠微”,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并未急于询问旅途劳顿之事,而是选择去寻找那片美丽的山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水添江路直,帆侧峡风归”,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象。江水与道路相映成趣,帆船在峡谷中随风归航,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隐含着人生的旅程与归宿。
颈联“残月波翻碎,闲鸥春浴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残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破碎而又美丽;悠闲的鸥鸟在春日里沐浴,体态丰盈,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尾联“时时惭物外,何日坐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人时常感到自己无法完全融入自然,心中不免生出愧疚之意,期待有一天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明代理论家兼诗人释今无对于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思考。
十亩之间雀啾啾,止蒿集莱鸣相酬。
远川遥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
秋来古树风飕岩,夕阳惨淡沉西丘。
群飞群下不相求,衔穗食谷安无忧。
南有樛木在芳洲,雌雄迫暮共依投。
咄哉兹禽多诡谋,性行佻巧谁与俦。
穿屋作巢于高楼,食彼粢盛令人愁。
非罗非丸致无由,草窃奸宄将何尤。
吁嗟此鸟毋久留,愿汝化蛤湮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