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频山子德大弟宅喜晤子祯宋隐君歌以赠之》
《在频山子德大弟宅喜晤子祯宋隐君歌以赠之》全文
清 / 李柏   形式: 古风

甘泉高士年六十,老骨如鹤山头立。

携楮易种出烟霞,足迹不复至城邑。

与我相逢频阳道,不言不揖但大笑。

吾弟引手指其人,云是谷口之子真。

谷口有田一百亩,躬耕尝与渔樵邻。

近日愁见石壕吏,掉臂东来陟岭峋。

一卧西堂十余载,青鞋布袜折角巾。

胸藏千卷不知富,家徒四壁不知贫。

世间万事不知好,惟有研田可隐身。

柏也闻之发浩叹,仰视浮云过霄汉。

幡然欲辞太白雪,与君约钓砚海畔。

砚海洋洋大无岸。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柏的《在频山子德大弟宅喜晤子祯宋隐君歌以赠之》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的形象。首句“甘泉高士年六十”,点明了主人公的年龄和身份,他是一位年届六旬的高雅之人。接下来的“老骨如鹤山头立”形象地刻画出他的仙风道骨,仿佛一只白鹤独立山巅。

“携楮易种出烟霞,足迹不复至城邑”描绘了他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生活,只在山水间游历,不涉足城市。在“与我相逢频阳道,不言不揖但大笑”中,诗人描述了与这位隐士相遇的情景,他不拘小节,见面只是大笑,显示出其洒脱的性格。

“谷口之子真”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田园生活,他与农夫渔夫为邻,过着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然而,“近日愁见石壕吏”一句暗含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暗示隐士并非完全超脱,对时事仍有关注。

“一卧西堂十余载”描绘了他长时间的隐居生活,而“青鞋布袜折角巾”则展现出他的朴素装扮。接着,诗人赞美他的精神财富:“胸藏千卷不知富,家徒四壁不知贫”,表示他虽物质贫乏,但内心世界丰富。

最后两句“世间万事不知好,惟有研田可隐身”表达了隐士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坚守,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李柏自己也被这种境界所打动,甚至产生了“幡然欲辞太白雪”的念头,希望能与这位隐士一同在砚海畔垂钓,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欣赏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李柏
朝代:清

(1624—1694)清陕西郿县人,字雪木。少贫。事母至孝,备历艰辛而色养不衰。入太白山读书数十年,成大儒,与李颙、李因笃有关中三李之称。山居力耕,朝夕讴吟,拾山中树叶书之。有《檞叶集》。
猜你喜欢

寄顾次岳五首·其五

半夜开窗凭阑坐,无心云起镜湖心。

铺茵烟草漫天幄,璞玉楼台浑色金。

访古寂寥秋漠漠,怀人感慨碧岑岑。

未知何日韦斋井,明月清风烦暑襟。

(0)

题太平兴国寺壁

曾趁东风看几巡,冒霜开唤满城人。

残脂剩粉怜犹在,欲向弥陀借小春。

(0)

送鄣南俞教谕归里

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

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

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

(0)

好事近.席上赋

高会罢飞觞,方锦再移珍席。

雷鼎乍烹甘液,试问侯苍璧。

翠虬宝钏捧殷勤,明灭粲金碧。

宾主放怀谈笑,满华堂春色。

(0)

过龟山

岩岩峻石叠成山,下著珠蠙一水环。

塔影倒垂淮浪底,钟声摇落碧云间。

门前客棹洪涛急,竹下僧棋白日闲。

一奉胜游堪惜景,故留诗句约重还。

(0)

减字木兰花·其十三

虚空无碍。你自痴迷不自在。撒手游行。

到处笙歌拥路迎。天然美满。不用些儿心计算。

莫听先生。引入深山百丈坑。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