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曲·其六》
《出塞曲·其六》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大漠穷阴外,孤城苍莽间。

星河秋近塞,雪雹夜沈山。

戍久戎衣绽,时清列燧间。

近闻游骑息,不敢问阳关。

(0)
鉴赏

这首《出塞曲(其六)》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荒凉,以及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大漠穷阴外”,开篇即以大漠的辽阔和严寒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肃杀的氛围。接着,“孤城苍莽间”一句,点出了边塞中一座孤立无援的小城,与四周的广阔荒野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边塞的孤独与险峻。

“星河秋近塞,雪雹夜沈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冷与静谧。秋天的星空与寒冷的雪花,共同构成了边塞特有的景象,而“夜沈山”则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寂静,仿佛连山都被夜色深深笼罩。

“戍久戎衣绽,时清列燧间”揭示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长期的守卫使他们的军服破烂不堪,但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点燃烽火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这两句既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与忠诚,也反映了他们生活的不易。

最后,“近闻游骑息,不敢问阳关”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随着战事的平息,边塞的游骑也停止了行动,但诗人却不敢轻易提及阳关,可能是因为对过往战争的回忆,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刻画,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戍边将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己亥岁归过泉口紫芝山伤谨讲师

行路梦犹在,入门人已非。

山青古佛顶,云墨祖师衣。

赌弈曾同拙,看真似欠肥。

百年谁免此,只合早忘机。

(0)

赠陆相师

江南江北路漫漫,七十九翁能往还。

今代贵人容易识,卧龙不在草庐间。

(0)

凌源阁

天风吹铃语不烦,菩提树杪碧阑干。

恒河月满三千界,大树云栖五百尊。

辟支脑现赤蛇死,玉局手泽苍苔乾。

老僧出定蟠龙吼,唤醒诸寮佛子孙。

(0)

赵东阁倅越

百指忍贫需远次,壮心销尽鬓丝知。

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

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

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0)

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

圣贤尺牍间,吊问相酬答。

下笔或无意,兴合自妍捷。

名迹后人贵,品第分真杂。

前世无大度,危乱相乘蹑。

白发如莲帽,騧马似瓜贴。

触事为不祥,凶语弃玉躞。

料简纯吉书,乃有十七帖。

当时博搜访,所得固已狭。

于此半千岁,历世同灰劫。

真圣扫忌讳,尽入淳化箧。

巍巍覆载量,细事见广业。

唐人工临写,野马成百叠。

硬黄脱真迹,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后世皆可法。

(0)

渔家

小舟轻似叶,曾不畏风涛。

自说磻溪好,翻疑钓濑高。

晚来鱼换酒,归去子持篙。

定是逃名者,时闻歌楚骚。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