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应是枕双攲,思得皋夔事业齐。
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
更深应是枕双攲,思得皋夔事业齐。
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在深夜独宿山中,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象自己能像古代贤臣皋陶、夔龙一样有所作为,但又深知身处清明之世,难以完全退隐。他愿意为了国家而出仕,即使这意味着可能会面临如猿啼般的非议和困扰。诗人通过宿猿洞这一环境,表达了他对仕途的矛盾心理和责任感。程师孟的这首诗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岐路眩南北,素丝变黄绿。
本为栎杜朽,误佩汉庭竹。
白日漏层云,馀辉散林麓。
黾勉怀知遇,驾言骋行目。
贵阳在何处,山高路绵矗。
风俗杂夷夏,蛮獠混生熟。
公家有程约,往往视刻木。
君子行道心,不是为窃禄。
世路有险夷,君子何恶欲。
庄生齐物篇,每以物观物。
泰山非有馀,芒芥非不足。
所恨材智浅,无以供臣仆。
周车畏输载,羲鼎戒覆餗。
赖有同心人,教我闽海曲。
健鹘兮盘空,俯视兮寰中。
招之兮不下,万里兮刚风。
綵线兮金针,刺绣兮华衾。
结识兮夫君,岁晚兮同心。
忽辞兮青毡,驻节兮秦川。
佩服兮玺书,陶铸兮才贤。
南山兮气高,九卿兮一毛。
拂衣兮长啸,林木兮萧骚。
七十兮春秋,学赋兮远游。
虹蜺兮夜吐,经旬兮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