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头陀路,萦纡十八盘。
外疑无处入,中觉有馀宽。
猛水擘山出,奔云拿石还。
谁能谢尘鞅,来此共盘桓。
细数头陀路,萦纡十八盘。
外疑无处入,中觉有馀宽。
猛水擘山出,奔云拿石还。
谁能谢尘鞅,来此共盘桓。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游石溪寺二首(其一)》描绘了一段险峻而富有动态的山路景象。"细数头陀路,萦纡十八盘",诗人细致地数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仿佛在讲述一段艰辛的旅程,"头陀路"暗指修行者的苦行之路,十八盘则形象地展示了山路的陡峭和回环。
"外疑无处入,中觉有馀宽",初看似乎无路可走,但深入其中却发现道路其实宽阔,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也寓含着人生的顿悟:困难之中往往蕴含着解决之道。
"猛水擘山出,奔云拿石还",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间水流的湍急和云雾的翻腾,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动态美,同时也可能象征着心境的豁然开朗。
最后,诗人以反问收尾:"谁能谢尘鞅,来此共盘桓",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能抛开俗务,与自然美景共度时光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石溪寺的山路,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宁静的心境。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
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
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
挥手谢尘网,举袂步蟾宫。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
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
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
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尘埃仆仆日走趋,胸中倒悬一字无。
迫人簿领推不去,眼明忽见千骊珠。
矍然惊呼此诗欤,如醒乍解病获苏。
归来明灯喜无寐,手不忍释自卷舒。
语新格健意有馀,风骨峭硬中含腴。
猛如横阵舞刀槊,清若雅宴调笙竽。
我穷已极君益迂,学此似费千金屠。
前有太白后长吉,君家诗名宜复初。
明明天子开石渠,叹我短后追长裾。
时平合第从臣颂,请君早上承明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