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
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
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
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
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
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
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瑛所作的《送陈白沙归南海(其六)》。诗中,作者以伏羲和达磨两位历史人物为引子,赞扬他们追求大道的简约与深邃。伏羲的八卦和爻画虽简单,却蕴含天地间的大智慧;达摩从西方来到中国,也领悟到这种不言传的教义,他静坐九年,不著一字,体现了对真理的直接体验而非繁复言辞。
接着,诗人批评那些辞藻繁复、道理晦涩的言论,认为它们遮蔽了大道的真实含义。他以日月比喻天地间永恒的规律,暗示即使在六经这样的经典中,过于复杂的表达可能掩盖了大道的简洁本质。因此,诗人呼吁人们不应忽视六经的原始意义,保持对真理的直观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简明哲学和直觉理解的推崇,以及对繁琐理论的质疑,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赐被薰炉,曾同见、官槐重绿。
时归看、绮疏叠嶂,楚腰翻曲。
君过蓬山轻岁月,我怀庐阜分符竹。
道别离、待得再归来,人应俗。春欲动,醅初熟。
追一笑,森三玉。且相对青眼,共裁红烛。
小语人家闲意态,浅寒都下新装束。
念平生、和雨醉东风,从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