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禅聚落。难免区区闲把捉。聚落安禅。
佛祖常忧恐落缘。山林纵卧。无虑无思真快活。
纵卧山林。一点灵光无物侵。
安禅聚落。难免区区闲把捉。聚落安禅。
佛祖常忧恐落缘。山林纵卧。无虑无思真快活。
纵卧山林。一点灵光无物侵。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减字木兰花》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安禅聚落",意指在平凡的乡村生活中寻求禅定,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生活,也免不了俗世的琐事牵绊。"不免区区闲把捉",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接纳。
然而,词人向往的是更为纯粹的精神境界。"聚落安禅,佛祖常忧恐落缘",暗示了即使在人群中,他也担忧被世俗牵连,失去了内心的清净。他渴望的是"山林纵卧"的自由,没有忧虑和思考,体验到真正的解脱与快乐。
"纵卧山林",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在自然中躺卧,完全放松身心的状态,"无虑无思真快活"直接表达了这种无忧无虑的自在。最后,"一点灵光无物侵",更是强调了心灵的纯净,没有任何外物能干扰他的内在灵性。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乡村生活与山林隐居,展现了词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曾侍螭头立。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鳌极。
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
肯顾恋、眼前官职。
碧水丹山持翠节,这福星、特为吾闽出。
发义廪,无难色。如今世道难扶植。
直还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
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
且称寿、公生人日。
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常运方瞳碧。
五百岁,作良弼。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
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