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箫瑟气为秋,潞水寒生万里舟。
华发自伤亲友别,浊河天坼古今流。
山中素业凭谁问,台上黄金待汝酬。
去住总难期后会,陆沈吾未任淹留。
悲哉箫瑟气为秋,潞水寒生万里舟。
华发自伤亲友别,浊河天坼古今流。
山中素业凭谁问,台上黄金待汝酬。
去住总难期后会,陆沈吾未任淹留。
这首诗以悲凉的箫瑟之声开篇,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引出对远方行舟的联想,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诗人借“华发”自伤,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哀叹。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以“浊河天坼古今流”描绘出历史长河的浩荡与不息,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主题。
“山中素业凭谁问”,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成就无人问津的感慨,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可能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而“台上黄金待汝酬”一句,则是对于未来希望与期待的寄托,暗示着尽管当前境遇艰难,但仍有重振旗鼓、实现抱负的可能性。
最后,“去住总难期后会,陆沈吾未任淹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
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
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城乌作营啼野月,秦川少妇生离别。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
冻轮当碛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
边风割面天欲明,金沙岭西看看没。
去日丁宁别,情知寒食归。
缘逢好天气,教熨看花衣。
谁是杏园主,一枝临古岐。
从伤早春意,乞取欲开枝。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
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
后庭歌声更窈窕。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珮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
年年奉君君莫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