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榆百馀年,其大数十围。
修柯遏云日,老蘖干虹霓。
嗟尔拥肿材,大匠已见遗。
何人失剪伐,养此顽钝姿。
夏叶穴虫蚁,繁柯蔽凉飔。
寒凭烈风怒,号白陵冬曦。
鸾凤不女巢,所藏鸦与鸱。
吾宁爱弹射,念尔不适宜。
蟠据起墙屋,斧斤谅难施。
去恶不慎微,既成安可追。
高榆百馀年,其大数十围。
修柯遏云日,老蘖干虹霓。
嗟尔拥肿材,大匠已见遗。
何人失剪伐,养此顽钝姿。
夏叶穴虫蚁,繁柯蔽凉飔。
寒凭烈风怒,号白陵冬曦。
鸾凤不女巢,所藏鸦与鸱。
吾宁爱弹射,念尔不适宜。
蟠据起墙屋,斧斤谅难施。
去恶不慎微,既成安可追。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高大榆树,岁月悠久,树干巨大。诗人通过对这棵老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与生命力强韧不屈的赞美之情。
“修柯遏云日,老蘖干虹霓。” 这两句描绘出榆树参天而立,与云同行,岁月积累下形成了坚硬的树皮,宛如古代神话中的虹霓。
“嗟尔拥肿材,大匠已见遗。” 诗人感慨于这棵老树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和美,如同大自然的杰作,但却未被世人所认识和利用。
“何人失剪伐,养此顽钝姿。” 这里的“何人”表现了诗人对为何没有人去修剪这棵树,使其更好生长的疑问。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的尊重和维护态度。
“夏叶穴虫蚁,繁柯蔽凉飔。” 描述了榆树在夏季的景象,叶间藏着虫蚁,浓密的果实带来一片清凉。
“寒凭烈风怒,号白陵冬曦。” 冬天时,老榆承受着狂风的侵袭,它在白雪覆盖的小丘上屹立,显得格外坚强。
“鸾凤不女巢,所藏鸦与鸱。” 这里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鸟类来比喻老榆成为各种鸟类栖息的避风港湾,但即便是传说中的神鸟也不再光顾。
“吾宁爱弹射,念尔不适宜。” 诗人表达了一种保护之心,即使他更愿意去弹射远处的猎物,也不忍心对这棵老树造成伤害。
“蟠据起墙屋,斧斤谅难施。” 老榆的枝干盘曲,如同古时建筑中的结构,但用来建造房屋的斧子似乎也难以施展在它身上。
“去恶不慎微,既成安可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环境保护的警示,即使是对小恶不加防范,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整首诗通过对老榆树的描写和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尊重,对未被发现或利用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心性稳惬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悦。
青丝刻带锦作裳,宝扇轻摇翡翠光。
芸房露冷春窗火,兰径烟开粉腻香。
七彩明珰九华佩,紫縠文罗掩秋翠。
绣额花丛千万色,玉腕奇姿发春媚。
含思缄情不相识,步步遗芳去无迹。
回簪转黛飞参差,才过东城又南陌。
南陌东城春事深,离思杳杳花阴阴。
坐对流莺啼歇处,闲窥清镜理瑶琴。
晨鹍凄清不可闻,恨断吴烟怨楚云。
自是琴心挑不得,还同孤月向黄昏。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
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
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
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
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
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
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
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沄风吹。
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
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
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
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
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感辛夷花曲》【明·朱曰藩】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沄风吹。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https://shici.929r.com/shici/6Zj4d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