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
《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长啸秋云白日阴,太行天党气萧森。

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

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xīnjiàxuānshéndàodiàoshī
míng / zhāngníng

chángxiàoqiūyúnbáiyīntàixíngtiāndǎngxiāosēn

yīngxióngjìnzhōngyuánlèichénzhǔyuánběixīn

niánwǎnyīnxiānhuàhánxióngjiànlǎolóngyín

qīngshānwànzhédōngliúchūnjuānzǎishùlí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表达了对辛弃疾这位南宋爱国词人的怀念与感慨。首句“长啸秋云白日阴”描绘了秋日阴沉的景象,暗寓辛弃疾的悲剧人生和壮志未酬。接着,“太行天党气萧森”借太行山的雄浑之景,渲染出一种肃杀而苍凉的气氛,象征着辛弃疾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

“英雄已尽中原泪”直接抒发了对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中原战乱中洒下的泪水,表达了对其无奈与哀痛之情。“臣主元无北渡心”则暗示了南宋朝廷对于收复失地的决心缺失,与辛弃疾的壮志形成鲜明对比。

“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两句通过“阴符”和“老龙剑”的意象,寓言辛弃疾的智谋和武略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消退,但仍保持着不屈的精神。“夜寒雄剑老龙吟”一句,剑鸣龙吟,形象生动,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

最后,“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以自然景象收束,青山曲折东流,寓意历史的无情流转,而春暮杜鹃的啼声则象征着辛弃疾的遗志和哀思,回荡在树林间,触动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辛稼轩神道的凭吊,既赞美了他的英雄事迹,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提舶赠玉友六言诗次韵以酬·其一

重见异乡佳节,又成终日清斋。

忽捧晋堂双玉,引觞浇破愁怀。

(0)

曹梦良教授寄柑一百颗报以乾荔支戏成二绝·其一

故人书自许峰来,领得黄柑手自开。

未满洞庭三百颗,更看驿使一枝梅。

(0)

题徐致政菊坡图

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

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艺。

秋至有黄华,采采满衣袂。

客来酒盈尊,诗出语惊世。

无心学渊明,偶与渊明契。

静者年自长,颓龄不须制。

高怀耻独乐,地远人罕诣。

丹青写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鲜鲜径,荒芜屡经岁。

儒冠误此身,挂之公得计。

(0)

林主簿明仲挽词·其三

假馆城西日,清谈屡获陪。

江湖倦游宦,文字阻衔杯。

方叹鸾栖棘,俄惊凤去台。

雪梅开旧屿,无复寄诗来。

(0)

知宗即席和端字韵三首提舶退即足之予第三诗经夕方和录呈二家

毫秃中山砚涤端,社中诗令不容宽。

难追老杜风骚手,徒费昌黎点勘丹。

搜我枯肠须鬓皓,吟公佳句齿牙寒。

自惭浅陋如曹郐,季子观风定不观。

(0)

玉渊

谁决银河落半天,飞流溅沫五峰前。

山中草木皆光润,知有含辉玉在渊。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