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彷佛吹箫月夜闻。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彷佛吹箫月夜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仙人避世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武夷山水间的隐逸景象。"见说仙人此避秦",开篇即引入了秦时乱世与仙人遁世的典故,暗示武夷山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氛围。"爱随流水一溪云",进一步描绘了仙人踪迹的飘渺,仿佛随溪水而行,伴着云雾,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花开花落无寻处",诗人借花开花落的自然循环,表达了对仙踪难觅的感慨,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的哲理。最后,"彷佛吹箫月夜闻",通过想象在月夜中听到悠扬的箫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武夷山的静谧与仙人的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人隐居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意象,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既有豪放词风,又不乏细腻情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