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
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
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
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
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金峨峰顶的壮观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拨开空翠上危颠",形象地写出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景色的清幽,仿佛穿越层层翠绿的山峦来到高峰之巅。"路绕羊肠石齿尖"进一步强调山路的险峻,比喻为羊肠小道,石头锐利如齿。
"到顶方知天下小",表达了登高望远后的豁然开朗和对世间万物的俯瞰,寓意人生的视野随着高度的提升而开阔。"攀高似取世人嫌"则暗示了世人的嫉妒和不理解,但诗人并不在意,更享受这种孤独与超越。
"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峰顶的云雾比作蓬莱仙岛,映衬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而东海水面则如镜子般倒映着天空,冷冽而清澈。
最后两句"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诗人表达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金峨峰美景的深深喜爱,即使回到松木小屋陪伴老僧,也愿意无尽地谈论这山中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